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硬质合金涂层刀具 | 第10-11页 |
1.1.2 圆形铣刀片和45°度铣刀片的应用情况 | 第11-12页 |
1.2 切削技术刀具与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干式切削技术 | 第13-14页 |
1.2.3 刀具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平面铣削刀具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17-18页 |
第2章 平面铣刀的铣削机理分析研究 | 第18-34页 |
2.1 铣削加工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2.1.1 铣削加工的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2.1.2 影响铣削过程的因素 | 第19-21页 |
2.2 铣削力的模型 | 第21-25页 |
2.2.1 单齿铣削力模型 | 第22-24页 |
2.2.2 多齿铣削力模型 | 第24-25页 |
2.3 大进给铣削方式及其机理研究 | 第25-28页 |
2.3.1 大进给铣削的原理 | 第25-27页 |
2.3.2 大进给平面铣刀的铣削特点 | 第27-28页 |
2.4 圆形铣刀片的铣削方式及其机理研究 | 第28-31页 |
2.4.1 圆形刀片的铣削原理 | 第28-29页 |
2.4.2 圆刀片铣削时的受力特点分析 | 第29-31页 |
2.5 45°铣刀片铣削机理研究 | 第31-33页 |
2.5.1 45°铣刀片的铣削原理 | 第31-32页 |
2.5.2 45°铣刀铣削时的受力特点及三种铣削方式受力特点比较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三维复杂槽型平面铣刀片的几何构型分析 | 第34-49页 |
3.1 三维复杂槽型试验刀片及构型参数 | 第34-36页 |
3.1.1 实验刀片 | 第34页 |
3.1.2 表面轮廓参数 | 第34-35页 |
3.1.3 构型参数测量方案 | 第35-36页 |
3.2 圆形铣刀片构型特性分析 | 第36-38页 |
3.2.1 圆刀片表面轮廓结构参数分析 | 第36页 |
3.2.2 圆刀片表面轮廓结构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3.2.3 圆形刀片槽型分析结论 | 第37-38页 |
3.3 45°铣刀片构型特性分析 | 第38-48页 |
3.3.1 45°铣削刀片槽型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3.3.2 45°铣削刀片修光刃特性分析 | 第39-45页 |
3.3.3 45°铣削刀片修光刃轴向跳动对表面残留高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平面铣刀的铣削特性试验研究 | 第49-71页 |
4.1 试验系统与方案设计 | 第49-54页 |
4.1.1 试验内容 | 第49页 |
4.1.2 试验刀片及被加工材料 | 第49-50页 |
4.1.3 试验设备 | 第50-52页 |
4.1.4 切削试验参数设定 | 第52-54页 |
4.2 平面铣削刀具磨损特性试验研究 | 第54-63页 |
4.2.1 刀具失效形式及磨损机理 | 第54页 |
4.2.2 刀具的磨钝标准 | 第54-55页 |
4.2.3 圆形刀片磨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60页 |
4.2.4 45°铣刀片磨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3页 |
4.3 切屑变形分析 | 第63-70页 |
4.3.1 切屑的形成机理及形态 | 第64页 |
4.3.2 切屑变形参数分析 | 第64-66页 |
4.3.3 圆形刀片和45°铣刀片切屑形态分析 | 第66-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平面铣刀切削工件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 第71-81页 |
5.1 工件表面完整性理论 | 第71-72页 |
5.2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 第72-73页 |
5.3 面铣刀的粗糙度因素的影响模型 | 第73-77页 |
5.3.1 静态粗糙度模型 | 第74-76页 |
5.3.2 动态粗糙度模型 | 第76-77页 |
5.4 切削参数对面铣刀的粗糙度因素的影响模型 | 第77-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Ⅰ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