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 第7-9页 |
1.1.1 阐述红色文化的界定及新兴背景 | 第7页 |
1.1.2 延安时期红色文化历史背景 | 第7-8页 |
1.1.3 红色文化观念下的书籍设计界定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2章 “红色”书籍·红色文化 | 第11-15页 |
2.1“红色”书籍设计的源流 | 第11-13页 |
2.1.1 文艺救国的探索 | 第11-12页 |
2.1.2 向木刻插图的转变 | 第12-13页 |
2.2“红色”书籍设计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 | 第13-15页 |
第3章 延安时期的“红色”书籍设计 | 第15-27页 |
3.1 延安“红色”书籍的历史背景 | 第15-17页 |
3.1.1 战争中出版阵地的转向 | 第15页 |
3.1.2 革命艺术的大众化初探 | 第15-17页 |
3.1.3 抗战图书宣传的新局面 | 第17页 |
3.2 延安时期“红色”书籍的设计原则 | 第17-24页 |
3.2.1 艰苦环境下的纸张选择 | 第18页 |
3.2.2 为人民服务的插图设计 | 第18-20页 |
3.2.3 简单大方的文字设计 | 第20-22页 |
3.2.4 突出战斗力的色彩设计 | 第22-23页 |
3.2.5 总结 | 第23-24页 |
3.3 延安时期书籍设计中的红色文化特征体现 | 第24-27页 |
3.3.1 革命性 | 第24页 |
3.3.2 群众性 | 第24-25页 |
3.3.3 时代性 | 第25-26页 |
3.3.4 先进性 | 第26-27页 |
第4章 延安时期“红色”书籍设计的历史价值及未来趋势 | 第27-36页 |
4.1 延安时期“红色”书籍设计的历史价值 | 第27-29页 |
4.1.1 文化的记忆 | 第27-28页 |
4.1.2 精神的延续 | 第28-29页 |
4.2“红色”书籍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29-36页 |
4.2.1“红色”书籍的创新设计 | 第29-33页 |
4.2.2 红色旅游书籍设计的发展 | 第33-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