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溶液燃烧法合成Li3V2(PO43/C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9页
    1 选题背景第9-10页
    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0-17页
        2.1 电池的发展史第10-12页
        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2-13页
        2.3 锂离子电池构成和制造工艺第13-17页
            2.3.1 负极材料第13-14页
            2.3.2 电解质第14-15页
            2.3.3 隔膜第15页
            2.3.4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第15-17页
    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7-23页
        3.1 LiCoO_2第18-19页
        3.2 LiNiO_2第19-20页
        3.3 LiNi_(1-y)CoyO_2第20页
        3.4 LiNi_(1-y-z)Mn_yCo_zO_2第20-21页
        3.5 LiMn_2O_4第21-22页
        3.6 LiFePO_4第22-23页
    4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23-27页
        4.1 Li_3V_2(PO_4)_3晶体结构第23-24页
        4.2 Li_3V_2(PO_4)_3充放电原理第24-25页
        4.3 Li_3V_2(PO_4)_3制备方法第25-27页
    5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27-29页
        5.1 研究方法第27-28页
        5.2 研究主要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实验第29-34页
    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9-30页
        1.1 实验药品第29页
        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 样品制备第30-32页
        2.1 锂离子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制备第31-32页
    3 样品表征方法第32-33页
        3.1 热重—差热分析第32页
        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32-33页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3页
    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4页
        4.1 纽扣电池装配第33页
        4.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33-34页
第三章 Li_3V_2(PO_4)_3/C的合成及表征第34-43页
    1 引言第34页
    2 TG/DTA分析第34-35页
    3 Ar保护下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第35-38页
        3.1 Li_3V_2(PO_4)_3/C的物相分析第36-37页
        3.2 Li_3V_2(PO_4)_3/C的形貌分析第37-38页
    4 原料摩尔比对Li_3V_2(PO_4)_3/C合成的影响第38-41页
        4.1 Li_3V_2(PO_4)_3/C的物相分析第38-40页
        4.2 Li_3V_2(PO_4)_3/C的形貌分析第40-41页
    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合成工艺参数对正极材料Li_3V_2(PO_4)_3/C的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第43-50页
    1 前言第43页
    2 红外光谱分析第43-45页
    3 激光粒度分析第45-47页
    4 Li_3V_2(PO_4)_3/C充放电性能第47-49页
    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性化推荐的关联规则算法研究
下一篇:西二线深港海底管道项目进度管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