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需求响应 | 第12-13页 |
1.2.2 智能用电 | 第13页 |
1.2.3 负荷管理控制 | 第13页 |
1.2.4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 | 第13-14页 |
1.2.5 增容导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南京城区电网需求响应潜力分析及实际问题 | 第16-46页 |
2.1 南京电网结构 | 第16-20页 |
2.1.1 南京电网规模 | 第16页 |
2.1.2 南京电网负荷及电量概述 | 第16页 |
2.1.3 南京电网负荷情况分析 | 第16-18页 |
2.1.4 南京城区电网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2.2 南京电网负荷分析 | 第20-29页 |
2.2.1 南京电网负荷增长趋势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南京电网负荷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2.2.3 南京电网负荷分类 | 第24-29页 |
2.3 南京城区典型区域分析 | 第29-43页 |
2.3.1 新街口地区 | 第29-33页 |
2.3.2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33-38页 |
2.3.3 河西奥体地区 | 第38-43页 |
2.4 南京城区电网实际问题 | 第43-45页 |
2.4.1 西环网问题 | 第43-44页 |
2.4.2 线路负载问题 | 第44页 |
2.4.3 供电能力问题 | 第44页 |
2.4.4 建设环境问题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提升城区电网供电能力的线路增容技术 | 第46-64页 |
3.1 新建架空输电线路提升供电能力分析 | 第46-49页 |
3.1.1 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 第46-47页 |
3.1.2 输电线路的施工 | 第47页 |
3.1.3 架空线路造价组成 | 第47页 |
3.1.4 输电线路的建设费用 | 第47-49页 |
3.2 线路更换倍容量导线提升供电能力分析 | 第49-51页 |
3.2.1 倍容量导线介绍 | 第49页 |
3.2.2 倍容量导线增容原理 | 第49-50页 |
3.2.3 倍容量导线施工及运行 | 第50页 |
3.2.4 倍容量导线在线路增容改造中的应用 | 第50页 |
3.2.5 倍容量导线费用分析 | 第50-51页 |
3.2.6 倍容量导线优势 | 第51页 |
3.3 线路动态增容提升供电能力分析 | 第51-63页 |
3.3.1 线路动态增容原理 | 第51-53页 |
3.3.2 线路动态增容系统组成 | 第53-59页 |
3.3.3 线路动态增容系统功能 | 第59-60页 |
3.3.4 线路动态增容南京应用实例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提升城区电网供电能力的智能需求响应技术 | 第64-80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城区电网负荷类型分析 | 第64-69页 |
4.2.1 第二产业负荷类型分析 | 第64页 |
4.2.2 第三产业负荷类型分析 | 第64-65页 |
4.2.3 居民用电负荷特性及模型 | 第65-69页 |
4.3 智能需求响应管理控制系统 | 第69-70页 |
4.4 智能需求响应技术分析 | 第70-76页 |
4.4.1 第二产业智能需求响应技术控制方案 | 第71页 |
4.4.2 第三产业智能需求响应技术控制方案 | 第71-72页 |
4.4.3 家庭用电智能需求响应技术控制方案 | 第72-74页 |
4.4.4 户用分布式电源智能需求响应技术控制方案 | 第74-76页 |
4.5 需求响应经济分析 | 第76-78页 |
4.5.1 算例分析 | 第76-77页 |
4.5.2 需求响应前后区域负荷曲线变化 | 第77-78页 |
4.6 动态增容与动态需求响应技术经济比较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