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新近系沙湾组二段沉积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水下扇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春光区块沙湾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7页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9-25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9-20页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第20-25页 |
第3章 沙湾组层序地层格架 | 第25-52页 |
3.1 层序地层学理论 | 第25-28页 |
3.1.1 层序地层模式 | 第25-27页 |
3.1.2 研究区采用模式(T-R模式) | 第27-28页 |
3.2 人工合成记录与层序地层对比 | 第28-34页 |
3.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34-46页 |
3.3.1 地层终止关系 | 第34-35页 |
3.3.2 地层界面识别 | 第35-36页 |
3.3.3 体系域与层序划分 | 第36-41页 |
3.3.4 层序地层格架 | 第41-46页 |
3.4 沙湾组二段层序地层模式 | 第46-52页 |
第4章 沙二段砂体识别与平面展布 | 第52-67页 |
4.1 砂体识别原理 | 第52-58页 |
4.1.1 速度分析 | 第52-56页 |
4.1.2 波形分析 | 第56-58页 |
4.2 沙二段砂体的地震剖面识别 | 第58-63页 |
4.3 沙二段砂体平面展布 | 第63-67页 |
第5章 沙湾组二段沉积体系 | 第67-81页 |
5.1 沉积构造单元 | 第67-68页 |
5.2 物源分析 | 第68-72页 |
5.3 沉积相分析 | 第72-77页 |
5.3.1 辫状河三角洲 | 第72-74页 |
5.3.2 滩坝 | 第74-75页 |
5.3.3 水下扇 | 第75-77页 |
5.3.4 沉积相模式 | 第77页 |
5.4 沉积体系 | 第77-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