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科技投入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R&D | 第17页 |
2.1.2 科技创新 | 第17页 |
2.1.3 科技投入绩效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发展 | 第19页 |
2.2.3 数据包络法与Mulquist指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八师科技发展现状 | 第21-31页 |
3.1 八师区域发展特点 | 第21-23页 |
3.1.1 八师地理区位 | 第21页 |
3.1.2 八师经济基础 | 第21-23页 |
3.2 八师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3.2.1 科技创新政策 | 第23-24页 |
3.2.2 科技创新投入 | 第24-27页 |
3.2.3 科技创新主体 | 第27-28页 |
3.2.4 科技创新载体 | 第28页 |
3.2.5 科技创新成果 | 第28-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八师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实证 | 第31-44页 |
4.1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4.1.1 数据包络法(DEA) | 第31页 |
4.1.2 Malmquist全要素效率指数 | 第31-32页 |
4.2 兵团各师(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 第32-37页 |
4.2.1 指标解释 | 第32页 |
4.2.2 基于DEA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 第32-34页 |
4.2.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评价 | 第34-36页 |
4.2.4 结论 | 第36-37页 |
4.3 全国与八师的科技创新效益评价 | 第37-42页 |
4.3.1 指标解释 | 第37页 |
4.3.2 基于DEA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 第37-39页 |
4.3.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评价 | 第39-42页 |
4.3.4 结论 | 第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提升八师科技创新效益的对策及建议 | 第44-48页 |
5.1 进一步加大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力度 | 第44-45页 |
5.1.1 提高政府R&D经费投入和企业配套资金力度。 | 第44页 |
5.1.2 加大R&D人员培训和投入 | 第44页 |
5.1.3 完善人才长久开发的有效机制。 | 第44-45页 |
5.2 优化R&D投入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45页 |
5.3 完善以企业R&D为主导,产学研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45-46页 |
5.3.1 积极培育扶持企业成为R&D投入的主体。 | 第45页 |
5.3.2 加强产学研协作体系 | 第45-46页 |
5.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 第46页 |
5.4.1 建立完善的R&D资金管理体制 | 第46页 |
5.4.2 建立完善的R&D绩效评价体系 | 第46页 |
5.5 健全政策法规及科技服务体系 | 第4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