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管线钢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 第10-15页 |
1.2.1 管线钢的发展过程 | 第10-12页 |
1.2.2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1.3 X9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HAZ的组织分布特点 | 第15-16页 |
1.3.2 HAZ的性能分布特点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18-25页 |
2.1 试验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 第18-21页 |
2.1.1 化学成分 | 第18-19页 |
2.1.2 力学性能 | 第19-21页 |
2.2 焊接热模拟试验 | 第21-23页 |
2.2.1 焊接热模拟参数计算 | 第21-23页 |
2.2.2 热模拟试样类型 | 第23页 |
2.3 力学性能试验 | 第23-24页 |
2.3.1 冲击韧性试验 | 第23页 |
2.3.2 硬度试验 | 第23-24页 |
2.4 显微组织分析试验 | 第24-25页 |
第三章 X90 管线钢热影响区不同区域组织性能的研究 | 第25-33页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5-2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3.2.1 冲击韧性 | 第26-27页 |
3.2.2 硬度试验 | 第27页 |
3.3 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27-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不同线能量对X90 管线钢HAZ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3-3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4.2 试验结果 | 第34-36页 |
4.2.1 冲击韧性 | 第34-35页 |
4.2.2 硬度试验 | 第35-36页 |
4.3 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36-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不同二次峰值温度对X90 HAZ粗晶区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3-51页 |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43-4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5.2 试验结果 | 第44-46页 |
5.2.1 冲击韧性 | 第44-45页 |
5.2.2 硬度试验 | 第45-46页 |
5.3 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X90 管线钢HAZ的脆化和软化行为 | 第51-58页 |
6.1 粗晶区(CGHAZ)的局部脆化 | 第51-52页 |
6.1.1 粗晶脆化 | 第51-52页 |
6.1.2 组织脆化 | 第52页 |
6.2 临界粗晶区(ICCGHAZ)的局部脆化 | 第52-54页 |
6.2.1 M-A脆化 | 第53页 |
6.2.2 局部脆化与组织遗传现象 | 第53-54页 |
6.3 HAZ的软化行为 | 第54-56页 |
6.4 预防措施 | 第56-57页 |
6.4.1 X90 管线钢的合金设计 | 第56页 |
6.4.2 焊接热输入(线能量) | 第56-57页 |
6.4.3 焊接预热 | 第57页 |
6.4.4 焊后热处理 | 第5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X90 管线钢平板对焊试验研究 | 第58-61页 |
7.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58页 |
7.1.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7.1.2 试验方法 | 第58页 |
7.2 试验结果 | 第58-60页 |
7.2.1 冲击韧性 | 第59页 |
7.2.2 硬度试验 | 第59页 |
7.2.3 弯曲试验 | 第59页 |
7.2.4 拉伸试验 | 第59-60页 |
7.3 优化实际生产焊接参数的建议 | 第60-61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