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论文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主体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主体范围的问题第11-15页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九)》对本罪主体范围的拓宽第11-13页
        一、刑修(九)拓宽本罪犯罪主体的起因第11-12页
        二、本罪主体范围拓宽的内容及意义第12页
        三、本罪主体范围是否包含信息犯罪的上下游第12-13页
    第二节 本罪主体是否区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讨论第13-15页
        一、刑法规制主体的范围分歧第13页
        二、不需要区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观点第13页
        三、需要区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观点第13-15页
第二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分歧对主体认定的影响第15-19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定义第15-16页
        一、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信息罪中信息定义与主体认定的关系第15页
        二、“个人信息”通用定义的分歧第15页
        三、本文的观点第15-16页
    第二节 各部门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第16-17页
        一、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第16页
        二、行政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第16页
        三、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第16-17页
        四、个人信息定义的明晰的必要性第17页
    第三节 刑法规制下个人信息的应有之义第17-19页
        一、个人信息的不同权利学说第17-18页
        二、个人信息的权利本质第18页
        三、基于个人信息权利本质下的个人信息应有之义第18-19页
第三章 特殊情形中对本罪犯罪主体的处理第19-24页
    第一节 不同情形下对本罪犯罪主体的处罚第19-20页
        一、自然人出售、非法提供本人履行职责时控制的信息第19-20页
        二、自然人出售、非法提供非单位控制的信息第20页
        三、自然人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的信息第20页
    第二节 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罪主体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处理第20-21页
        一、本罪主体的行为同时构成侮辱罪第20-21页
        二、本罪主体的行为同时构成受贿罪第21页
        三、本罪主体的行为同时构成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第21页
    第三节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几类特殊主体的处理第21-24页
        一、中间商单位主体犯此罪的处理第21-22页
        二、网络运营商单位主体犯此罪的处理第22页
        三、特定行业犯罪主体的处理第22-24页
第四章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共犯的认定第24-29页
    第一节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认定第24-26页
        一、共犯与身份第24-25页
        二、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共同实施该犯罪行为的认定第25-26页
        三、无身份者教唆、帮助有身份者实施该犯罪行为的认定第26页
    第二节 成立本罪的共犯的特殊情形第26-29页
        一、上下线关系的多个单位的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第26-27页
        二、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第27页
        三、多个自然人的共同犯罪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致谢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作者简介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认定
下一篇:“过劳死”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