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理论研究 | 第10-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4-15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4页 |
1.3 治疗方法 | 第14-15页 |
1.4 入组标准 | 第15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2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第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1 制定调查问卷统计表 | 第15页 |
3.2 资料收集 | 第15-16页 |
3.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16页 |
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4.1 乳腺癌中医证候要素 | 第16页 |
4.2 中医证候要素的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3页 |
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患病年龄中的比较分析 | 第17-18页 |
2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BMI值的比较 | 第18-19页 |
3 病例组与对照组病理学特征各指标的例数比较 | 第19页 |
4 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情况的比较 | 第19-20页 |
5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比较 | 第20-23页 |
讨论 | 第23-29页 |
1 病例组与对照组ER、PR、HER-2 的表达情况 | 第25页 |
2 病例组与对照组KI-67表达情况 | 第25-26页 |
3 发病年龄、BMI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 第26-27页 |
4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情况 | 第27页 |
5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卡氏评分、QOL评分、ZPS评分上的表达情况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综述 2 型糖尿病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发表论文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