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逐瘀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 提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1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病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 2 处方中主要药味的研究 | 第11-15页 |
| 3 SFE-CO_2萃取技术的研究 | 第15-17页 |
| 4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应用的研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复方逐瘀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19-54页 |
| 1 仪器、药品与试药 | 第19-20页 |
| 1.1 仪器 | 第19页 |
| 1.2 药品、试药 | 第19-20页 |
| 2 各工艺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第20-27页 |
| 2.1 α-香附酮的含量测定 | 第20-22页 |
| 2.2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 | 第22-25页 |
| 2.3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 第25-27页 |
| 2.4 讨论 | 第27页 |
| 3 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7-49页 |
| 3.1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 | 第28-30页 |
| 3.1.1 方法与结果 | 第28-30页 |
| 3.1.2 验证试验 | 第30页 |
| 3.2 水提取工艺 | 第30-33页 |
| 3.2.1 方法与结果 | 第30-33页 |
| 3.2.2 验证试验 | 第33页 |
| 3.3 挥发油包合工艺 | 第33-44页 |
| 3.3.1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3页 |
| 3.3.2 无水乙醇用量 | 第33-34页 |
| 3.3.3 包合物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 3.3.4 单因素考察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 | 第35-37页 |
| 3.3.5 包合工艺的优选 | 第37-42页 |
| 3.3.6 包合物的质量评价 | 第42-44页 |
| 3.3.7 讨论 | 第44页 |
| 3.4 水提取液纯化工艺 | 第44-49页 |
| 3.4.1 方法与结果 | 第44-48页 |
| 3.4.2 验证试验 | 第48-49页 |
| 3.4.3 讨论 | 第49页 |
| 4 成型工艺的设计 | 第49-54页 |
| 4.1 辅料的选择 | 第49-51页 |
| 4.2 辅料配比的选择 | 第51-52页 |
| 4.3 复方逐瘀颗粒的流动性及临界相对湿度的考察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54-63页 |
| 1 处方组成 | 第54页 |
| 2 制法 | 第54页 |
| 3 性状 | 第54页 |
| 4 薄层鉴别 | 第54-58页 |
| 5 检查 | 第58页 |
| 6 芍药苷含量测定 | 第58-62页 |
| 7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初步稳定性试验 | 第63-67页 |
| 1 方法操作 | 第63-64页 |
| 2 考察方法的结果 | 第64-66页 |
| 3 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语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论文著作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