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4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7-3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3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31-3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7-3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40-5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40-52页 |
2.1.1 政务的概念 | 第40页 |
2.1.2 微政务的概念 | 第40-41页 |
2.1.3 政务微博的发展与概念 | 第41-46页 |
2.1.4 政务微信的发展与概念 | 第46-5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52-58页 |
2.2.1 信息传播理论 | 第52-54页 |
2.2.2 政府信息公开理论 | 第54-55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55-56页 |
2.2.4 政府回应性理论 | 第56-57页 |
2.2.5 社会网络理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模式比较 | 第59-79页 |
3.1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的主体比较 | 第59-74页 |
3.1.1 政务双微开设情况比较 | 第60-62页 |
3.1.2 政务双微账户名称及认证情况比较 | 第62-65页 |
3.1.3 政务双微主体结构形态比较 | 第65-74页 |
3.2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的渠道比较 | 第74-76页 |
3.3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的受众比较 | 第76页 |
3.4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的方式比较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内容比较 | 第79-109页 |
4.1 分析方法选择 | 第79-80页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采集 | 第80-82页 |
4.3 信息形式比较 | 第82-93页 |
4.3.1 政务双微信息形式的应用情况比较 | 第82-86页 |
4.3.2 政务微博图文信息应用分析 | 第86-87页 |
4.3.3 政务微博图文信息互动指标相关分析 | 第87-89页 |
4.3.4 政务微信图文信息应用分析 | 第89-90页 |
4.3.5 政务微信图文信息互动指标相关分析 | 第90-93页 |
4.4 主题内容比较分析 | 第93-99页 |
4.4.1 党政新闻类政务双微内容比较——以上海发布为例 | 第93-97页 |
4.4.2 公安系统类政务双微内容比较——以平安北京为例 | 第97-99页 |
4.5 信息情感比较分析 | 第99-108页 |
4.5.1 政务双微情感分析的对象及步骤 | 第100页 |
4.5.2 平台类型间的信息情感比较 | 第100-104页 |
4.5.3 部门类型间的信息情感比较 | 第104-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5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比较 | 第109-124页 |
5.1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109-115页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110-112页 |
5.1.2 评价指标选择 | 第112-115页 |
5.2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评价方法及步骤 | 第115-116页 |
5.3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 第116-123页 |
5.3.1 实证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116-117页 |
5.3.2 政务双微样本数据采集 | 第117页 |
5.3.3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117-118页 |
5.3.4 样本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118页 |
5.3.5 政务双微信息公开效果评价指标关联度计算 | 第118-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6 政务双微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 第124-133页 |
6.1 建设问题 | 第124-126页 |
6.1.1 建设缺乏统一规范 | 第124页 |
6.1.2 政务双微发展不均衡 | 第124-125页 |
6.1.3 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 | 第125-126页 |
6.2 运营问题 | 第126-128页 |
6.2.1 未充分发挥双微功能 | 第126-127页 |
6.2.2 政民互动交流较少 | 第127页 |
6.2.3 缺乏双微协同联动机制 | 第127-128页 |
6.3 发展建议 | 第128-132页 |
6.3.1 厘清政务双微关系 | 第128-130页 |
6.3.2 规范政务双微管理 | 第130页 |
6.3.3 开放政务双微数据 | 第130-131页 |
6.3.4 建立政务双微联动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