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中国面向东盟的新媒体外交研究--基于中国—东盟主题社交媒体的案例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新媒体外交与国际传播第11-12页
        1.2.2 中国—东盟合作与传媒发展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14-15页
        1.3.2 案例研究法第15页
        1.3.3 访谈法第15页
        1.3.4 内容分析法第15-16页
第二章 新媒体外交的内涵与特性第16-22页
    2.1 定义新媒体第16-17页
    2.2 新媒体外交的产生与发展第17-18页
    2.3 新媒体外交特征第18-22页
        2.3.1 外交主体的多元化第18-19页
        2.3.2 外交方式的多样化第19-20页
        2.3.3 外交内容的“软”化第20页
        2.3.4 外交对象的分众化第20-22页
第三章 中国面向东盟的新媒体外交现状第22-37页
    3.1 中国—东盟主题新媒体大类分布情况第22-27页
        3.1.1 政府及相关组织第23-25页
        3.1.2 媒体第25-26页
        3.1.3 学术研究机构第26页
        3.1.4 大型企业第26页
        3.1.5 自媒体第26-27页
    3.2 案例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新媒体第27-37页
        3.2.1 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新媒体概况第27-29页
        3.2.2 内容及功能双维度建设微信平台第29-32页
        3.2.3 官方微信内容分析第32-37页
第四章 中国面向东盟的新媒体外交现存问题第37-41页
    4.1 传播主体力量不均第37-38页
    4.2 受众定位模糊第38页
    4.3 对外传播渠道单一第38-39页
    4.4 传播内容形式较为单调第39-41页
第五章 中国面向东盟的新媒体外交应对策略第41-49页
    5.1 以当代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为传播基点第41-43页
        5.1.1 树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中国价值观第41-42页
        5.1.2 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播生命力第42-43页
    5.2 打造具有新媒体传播力的对外传播内容第43-45页
        5.2.1 “他者”视角下面向东盟的内容生产第43-44页
        5.2.2 微小叙事与内容创意化第44-45页
    5.3 构建适应新媒体的对外传播渠道模式第45-49页
        5.3.1 多主体多渠道构建传播模式第45-47页
        5.3.2 聚集新媒体矩阵力量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中青年知识分子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精神卫生法中的强制住院治疗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