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外部战略环境 | 第14-16页 |
1.3.1 外部战略环境定义 | 第14-15页 |
1.3.2 外部战略环境的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2.1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2.2 价值链理论 | 第20-21页 |
2.3 战略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2.3.1 宏观环境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 | 第21-22页 |
2.3.2 行业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 第22-23页 |
2.4 启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中外运天津分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发展概况 | 第24-33页 |
3.1 中外运天津分公司简介 | 第24-28页 |
3.1.1 企业概况 | 第24页 |
3.1.2 企业的业务特点 | 第24-26页 |
3.1.3 企业的组织架构 | 第26页 |
3.1.4 企业主要财务数据 | 第26-27页 |
3.1.5 企业主要业务数据 | 第27-28页 |
3.2 企业在巴基斯坦发展概况 | 第28-30页 |
3.2.1 企业在巴基斯坦业务回顾 | 第28-30页 |
3.2.2 企业在巴基斯坦项目的进行状况 | 第30页 |
3.3 企业在巴基斯坦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中外运天津分公司在巴基斯坦发展的宏观环境战略分析 | 第33-49页 |
4.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分析 | 第33-38页 |
4.1.1 “一带一路”战略 | 第33-34页 |
4.1.2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 第34-37页 |
4.1.3 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 | 第37-38页 |
4.2 经济环境(Economic)分析 | 第38-41页 |
4.2.1 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 第38-40页 |
4.2.2 经济发展展望 | 第40页 |
4.2.3 经济政策 | 第40-41页 |
4.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分析 | 第41-44页 |
4.3.1 生活观念 | 第41页 |
4.3.2 风俗习惯 | 第41-42页 |
4.3.3 人口因素 | 第42-44页 |
4.3.4 宗教 | 第44页 |
4.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分析 | 第44-46页 |
4.5 宏观环境为企业带来的机遇及风险 | 第46-49页 |
第五章 中外运天津公司在巴基斯坦的行业竞争环境战略分析 | 第49-58页 |
5.1 行业环境总体分析 | 第49-52页 |
5.1.1 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地位分析 | 第49页 |
5.1.2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 第49-51页 |
5.1.3 巴基斯坦物流市场整体环境分析 | 第51-52页 |
5.2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第52-56页 |
5.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52页 |
5.2.2 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 | 第52-54页 |
5.2.3 特定竞争对手分析 | 第54-55页 |
5.2.4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 第55页 |
5.2.5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第55-56页 |
5.2.6 替代品的威胁 | 第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中外运天津分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发展对策 | 第58-66页 |
6.1 加强企业综合能力及运营水平 | 第58-60页 |
6.1.1 科学合理的进行网点布局 | 第58-59页 |
6.1.2 积极应对环境风险,做好风险控制 | 第59页 |
6.1.3 加强海外网络和资源的协同共享 | 第59页 |
6.1.4 履行社会责任,坚持绿色运输 | 第59-60页 |
6.2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60-62页 |
6.2.1 培育共同价值观,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 第60-61页 |
6.2.2 做好人才激励,员工管理人性化 | 第61-62页 |
6.3 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 第62-64页 |
6.3.1 建立共享管理系统,消除信息不对称 | 第62页 |
6.3.2 坚守航运本质,满足客户需求 | 第62-63页 |
6.3.3 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 第63-64页 |
6.4 搭建供需双方交易平台 | 第64-66页 |
6.4.1 对货物资源进行整合 | 第64页 |
6.4.2 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实现最优配置 | 第64-65页 |
6.4.3 提高货物运输量,降低成本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