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基于背景线索效应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3-30页
    1.1 视觉搜索中的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4-21页
        1.1.1 视觉搜索刺激的情绪属性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4-17页
            1.1.1.1 刺激的情绪属性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5-16页
            1.1.1.2 刺激的情绪属性影响注意分布的理论解释第16-17页
        1.1.2 视觉搜索过程中诱发的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7-21页
            1.1.2.1 视觉搜索过程中诱发的不同效价的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7-18页
            1.1.2.2 视觉搜索过程中诱发不同强度动机的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第18-21页
            1.1.2.3 视觉搜索过程中诱发的情绪对注意分布的影响机制第21页
    1.2 内隐学习指引注意——背景线索效应第21-24页
        1.2.1 背景线索效应的概念第21-22页
        1.2.2 背景线索效应中内隐学习与注意第22页
        1.2.3 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1.2.4 背景线索效应的理论和神经机制第23-24页
    1.3 问题提出第24-28页
        1.3.1 诱发情绪对需要整体注意的视觉搜索任务的影响第24-25页
        1.3.2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第25-27页
        1.3.3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作用阶段第27-28页
    1.4 研究目的与构思第28-30页
        1.4.1 研究目的第28页
        1.4.2 研究构思第28-30页
2 实验研究第30-58页
    2.1 实验一: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第30-40页
        2.1.1 实验目的第30页
        2.1.2 方法第30-33页
            2.1.2.1 被试第30页
            2.1.2.2 实验装置和材料第30-32页
            2.1.2.3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32-33页
        2.1.3 结果第33-38页
            2.1.3.1 目标搜索反应时第33-37页
            2.1.3.2 再认正确率第37-38页
            2.1.3.3 情绪的主观评价第38页
        2.1.4 讨论第38-39页
        2.1.5 结论第39-40页
    2.2 补充实验:倒置厌恶面孔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第40-44页
        2.2.1 实验目的第40页
        2.2.2 方法第40-41页
            2.2.2.1 被试第40页
            2.2.2.2 实验装置和材料第40页
            2.2.2.3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40-41页
        2.2.3 结果第41-43页
            2.2.3.1 目标搜索反应时第41-42页
            2.2.3.2 再认正确率第42-43页
        2.2.4 讨论第43页
        2.2.5 结论第43-44页
    2.3 实验二: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作用机制第44-49页
        2.3.1 实验目的第44页
        2.3.2 方法第44-46页
            2.3.2.1 被试第44页
            2.3.2.2 实验装置和材料第44-45页
            2.3.2.3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45-46页
        2.3.3 结果第46-48页
        2.3.4 讨论第48页
        2.3.5 结论第48-49页
    2.4 实验三: 不同强度动机的负性情绪影响背景线索效应的作用阶段第49-58页
        2.4.1 实验目的第49页
        2.4.2 方法第49-50页
            2.4.2.1 被试第49页
            2.4.2.2 实验装置和材料第49-50页
            2.4.2.3 实验设计与程序第50页
        2.4.3 结果第50-56页
            2.4.3.1 实验3A的数据分析第51-52页
            2.4.3.2 实验3B的数据分析第52-54页
            2.4.3.3 实验3C和3D的数据分析第54-56页
        2.4.4 讨论第56-57页
        2.4.5 结论第57-58页
3 总讨论第58-63页
    3.1 情绪的动机强度对视觉搜索任务的影响第58-60页
    3.2 情绪的动机强度对整体性注意的影响第60-61页
    3.3 情绪的动机强度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第61-63页
4 总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附录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IM、通信技术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及应用
下一篇:居民阶梯电价下峰谷分时电价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