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以GJ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文献述评第14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3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17-19页
2 新三板市场审计风险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新三板市场审计风险理论第19-23页
        2.1.1 审计风险理论基础第19-20页
        2.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第20-23页
3 新三板市场概况第23-29页
    3.1 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第23-25页
    3.2 新三板市场特点第25-26页
        3.2.1 企业挂牌门槛较低第25-26页
        3.2.2 高成长性第26页
        3.2.3 风险和收益并存第26页
    3.3 新三板企业审计的特点第26-29页
        3.3.1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市场环境不完善第26-27页
        3.3.2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第27-28页
        3.3.3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收费更低第28-29页
4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成因第29-35页
    4.1 审计主体的原因第29-30页
        4.1.1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第29页
        4.1.2 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第29-30页
    4.2 审计客体的原因第30-32页
        4.2.1 新三板挂牌企业财务基础薄弱第30-31页
        4.2.2 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第31-32页
    4.3 审计环境的原因第32-35页
        4.3.1 新三板市场制度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2页
        4.3.2 新三板挂牌要求不高第32-33页
        4.3.3 政府及社会监管不到位第33-35页
5 案例分析第35-49页
    5.1 GJ公司新三板挂牌背景第35-36页
    5.2 审计业务概况第36-37页
        5.2.1 业务承接阶段第36页
        5.2.2 审计执行阶段第36页
        5.2.3 审计完成阶段第36-37页
    5.3 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因素分析第37-38页
        5.3.1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影响第37页
        5.3.2 未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充分审计风险评估第37-38页
    5.4 GJ公司审计风险因素分析第38-42页
        5.4.1 公司经营不规范第38-40页
        5.4.2 财务舞弊第40页
        5.4.3 会计信息披露第40-41页
        5.4.4 公司关联交易第41-42页
    5.5 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第42-49页
        5.5.1 强化事务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42-43页
        5.5.2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意识第43-44页
        5.5.3 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估第44-46页
        5.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管第46-49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6.2 研究展望第50-51页
致谢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值链视角下SH园林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下一篇:CD164通过PTEN调控人脑胶质瘤生长和凋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