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无源时差频差定位测速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无源定位技术 | 第18-20页 |
1.2.2 多普勒测速技术 | 第20-21页 |
1.2.3 时差频差联合定位技术 | 第21-2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多站时差频差定位测速系统 | 第24-36页 |
2.1 时差定位原理 | 第24-26页 |
2.2 频差测速原理 | 第26-28页 |
2.3 TDOA参数估计经典算法 | 第28-33页 |
2.3.1 相关类时延估计法 | 第29-31页 |
2.3.2 相位谱时延估计法 | 第31-33页 |
2.4 FDOA参数估计经典方法 | 第33-34页 |
2.5 多站无源时差定位测速系统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时差频差联合估计 | 第36-46页 |
3.1 快速互模糊函数法 | 第36-39页 |
3.1.1 互模糊函数时差频差联合估计原理 | 第36-37页 |
3.1.2 互模糊函数快速计算 | 第37-39页 |
3.2 倒谱域相关法 | 第39-42页 |
3.2.1 倒谱分析 | 第39-40页 |
3.2.2 倒谱域相关法 | 第40-42页 |
3.3 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的算法仿真实现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到达时差定位与频差测速算法 | 第46-64页 |
4.1 时差定位算法 | 第46-52页 |
4.1.1 时差定位模型 | 第46-47页 |
4.1.2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 第47-48页 |
4.1.3 极大似然法 | 第48-49页 |
4.1.4 LLS算法 | 第49-51页 |
4.1.5 WLLS算法 | 第51-52页 |
4.2 基于半定松弛的时差定位算法 | 第52-55页 |
4.2.1 半定松弛原理 | 第52-53页 |
4.2.2 基于半定松弛的到达时差定位算法 | 第53-55页 |
4.3 多普勒频差测速 | 第55-59页 |
4.3.1 多普勒频差测速算法 | 第55-57页 |
4.3.2 多普勒测速系统结构 | 第57-59页 |
4.4 定位测速算法的仿真实现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多站无源时差频差定位测速精度分析 | 第64-76页 |
5.1 定位误差分析 | 第64-69页 |
5.1.1 均方误差MSE | 第64-65页 |
5.1.2 CRLB下界 | 第65-66页 |
5.1.3 GDOP分析 | 第66-69页 |
5.2 测速误差分析 | 第69-70页 |
5.3 定位测速精度仿真分析 | 第70-74页 |
5.3.1 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 第70-73页 |
5.3.2 测速精度仿真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