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地方性法规制定中的“部门利益”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地方性法规制定中的“部门利益”概述第12-21页
 第一节 “部门”与“部门利益”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一、 地方性法规制定中的“部门”及其地位和作用第12-14页
  二、 “部门利益”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节 地方性法规中“部门利益”的正当性第15-18页
  一、 “部门”公共利益属性的宪法依据第15-16页
  二、 法律行政法规对“部门”履行职责提出的法定要求第16-17页
  三、 地方性法规对部门履行职责进行细化和补充的必要性第17-18页
 第三节 地方性法规制定中“部门利益”的异化”第18-21页
  一、 “部门利益”异化的产生第18-19页
  二、 对“部门利益”异化前后的两种态度第19-21页
第二章 “部门利益”异化后的表现与危害第21-27页
 第一节 “部门利益”异化后的具体表现形式第21-24页
  一、 影响地方性法规正常立法进程第21页
  二、 借地方性法规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第21-22页
  三、 通过地方性法规扩大职权与减少责任第22-23页
  四、 通过地方性法规违法设置行政收费第23页
  五、 通过地方性法规给相对人设置较多的义务规范第23-24页
 第二节 “部门利益”异化的危害第24-27页
  一、 背离政府属性与破坏国家法制统一第24-25页
  二、 影响法律法规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第25-26页
  三、 影响了地方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第26页
  四、 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26-27页
第三章 “部门利益”异化的根源分析第27-34页
 第一节 利益的驱动因素第27-28页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第28-30页
  一、 中央与地方分权立法体制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第28-29页
  二、 政府部门职责设置混乱对“部门利益”异化的催生第29-30页
  三、 地方财税体制不科学与地方性法规中“部门利益”异化第30页
 第三节 现行立法程序的不完善第30-34页
  一、 起草与提案程序的政府部门主导性第30-31页
  二、 法规审议程序中人大审议权能的弱化第31-32页
  三、 立法参与制度的不规范第32-33页
  四、 立法监督程序的被动性与滞后性第33-34页
第四章 防范地方性法规制定中“部门利益”异化的若干建议第34-47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地方性法规“部门利益”异化防范规定及反思第34-36页
 第二节 对西方国家立法程序中有益机制的借鉴第36-42页
  一、 法国、日本法规案内部起草程序第36-37页
  二、 英、美两国立法辩论制度与“部门利益”的防范第37-38页
  三、 美、英两国立法助理制度对行政权力的防范第38-40页
  四、 对德国与瑞典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的借鉴第40-42页
 第三节 防范地方性法规中“部门利益”异化的可行性建议第42-47页
  一、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42-43页
  二、 在地方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引入立法论证制度第43页
  三、 增进地方立法提案主体的平等性第43-44页
  四、 强化专门委员会在地方性法规审议程序中的地位第44-45页
  五、 完善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与监督机制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民主立法中的问题及完善
下一篇:环境行政指导的监督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