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泰安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城乡增减挂钩政策相关研究第13-16页
        1.3.2 农村生产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6页
        1.3.3 农村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1.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泰安市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分析第19页
        1.4.2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分析第19页
        1.4.3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指标构建第19-20页
        1.4.4 实证分析第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6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基本理论第22-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3页
        2.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22页
        2.1.2 模式第22页
        2.1.3 农村生产方式第22页
        2.1.4 农村生活方式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7页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第23页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3-24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2.2.4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第25页
        2.2.5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25-27页
3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模式分析第27-38页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与历程第27-29页
        3.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背景第27页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历程第27-29页
    3.2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有模式总结第29-38页
        3.2.1 挂钩指标的产生第30-31页
        3.2.2 挂钩指标的使用第31-32页
        3.2.3 资金筹措模式第32-33页
        3.2.4 安置模式第33-36页
        3.2.5 补偿模式第36-38页
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第38-46页
    4.1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第38-39页
        4.1.1 农村生产方式改变机理分析第38页
        4.1.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民生产方式影响分析第38-39页
    4.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第39-41页
        4.2.1 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机理分析第39-40页
        4.2.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4.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原理分析第41-42页
        4.3.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的原理分析第41页
        4.3.2 土地挂钩政策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第41-42页
    4.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推理第42-44页
        4.4.1 土地挂钩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推演第42-43页
        4.4.2 土地挂钩政策对种养结构的变化的推演第43页
        4.4.3 农业资源投入改变推演第43-44页
    4.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第44-46页
        4.5.1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生活服务设施变动情况的推演第44页
        4.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第44页
        4.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娱乐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第44页
        4.5.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动推演第44页
        4.5.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观念意识变动的推演第44-46页
5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6-51页
    5.1 研究思路第46页
        5.1.1 确定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第46页
        5.1.2.评价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第46页
    5.2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指标设计第46-49页
        5.2.1 指标设计的原则第46-47页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7-49页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9页
    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第49-51页
        5.3.1 农村生产方式优化方向第49-50页
        5.3.2 农村生活方式优化方向第50-51页
6 实证研究—以宁阳县为例第51-70页
    6.1 研究区概况第51页
    6.2 调研方法第51页
    6.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1-53页
    6.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分析第53-59页
        6.4.1 项目区生产方式变动的分析第54-57页
        6.4.2 项目区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的原因分析第57-59页
    6.5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分析第59-64页
        6.5.1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变动情况第59-62页
        6.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程度第62-64页
    6.6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评价第64-69页
        6.6.1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合理性判断第64-66页
        6.6.2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评价第66-69页
    6.7 小结第69-70页
7 对策与相关建议第70-72页
8 结论与创新第72-74页
    8.1 结论第72-73页
    8.2 创新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冠层反射率反演
下一篇:不同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对农民生产的影响评价及比较--以肥城市湖屯镇典型村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