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城乡增减挂钩政策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3.2 农村生产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3.3 农村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泰安市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分析 | 第19页 |
1.4.2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分析 | 第19页 |
1.4.3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指标构建 | 第19-20页 |
1.4.4 实证分析 | 第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第22页 |
2.1.2 模式 | 第22页 |
2.1.3 农村生产方式 | 第22页 |
2.1.4 农村生活方式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23页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2.2.4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 | 第25页 |
2.2.5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25-27页 |
3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模式分析 | 第27-38页 |
3.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与历程 | 第27-29页 |
3.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背景 | 第27页 |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运行历程 | 第27-29页 |
3.2 泰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现有模式总结 | 第29-38页 |
3.2.1 挂钩指标的产生 | 第30-31页 |
3.2.2 挂钩指标的使用 | 第31-32页 |
3.2.3 资金筹措模式 | 第32-33页 |
3.2.4 安置模式 | 第33-36页 |
3.2.5 补偿模式 | 第36-38页 |
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8-46页 |
4.1 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方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1 农村生产方式改变机理分析 | 第38页 |
4.1.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民生产方式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4.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9-41页 |
4.2.1 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4.2.2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4.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原理分析 | 第41-42页 |
4.3.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的原理分析 | 第41页 |
4.3.2 土地挂钩政策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原理 | 第41-42页 |
4.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推理 | 第42-44页 |
4.4.1 土地挂钩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推演 | 第42-43页 |
4.4.2 土地挂钩政策对种养结构的变化的推演 | 第43页 |
4.4.3 农业资源投入改变推演 | 第43-44页 |
4.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 第44-46页 |
4.5.1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生活服务设施变动情况的推演 | 第44页 |
4.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 第44页 |
4.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娱乐生活方式的变动推演 | 第44页 |
4.5.4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动推演 | 第44页 |
4.5.5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观念意识变动的推演 | 第44-46页 |
5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51页 |
5.1 研究思路 | 第46页 |
5.1.1 确定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 | 第46页 |
5.1.2.评价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 第46页 |
5.2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指标设计 | 第46-49页 |
5.2.1 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46-47页 |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7-49页 |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页 |
5.3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 | 第49-51页 |
5.3.1 农村生产方式优化方向 | 第49-50页 |
5.3.2 农村生活方式优化方向 | 第50-51页 |
6 实证研究—以宁阳县为例 | 第51-70页 |
6.1 研究区概况 | 第51页 |
6.2 调研方法 | 第51页 |
6.3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1-53页 |
6.4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分析 | 第53-59页 |
6.4.1 项目区生产方式变动的分析 | 第54-57页 |
6.4.2 项目区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动的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6.5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59-64页 |
6.5.1 土地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指标变动情况 | 第59-62页 |
6.5.2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程度 | 第62-64页 |
6.6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评价 | 第64-69页 |
6.6.1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合理性判断 | 第64-66页 |
6.6.2 项目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效果评价 | 第66-69页 |
6.7 小结 | 第69-70页 |
7 对策与相关建议 | 第70-72页 |
8 结论与创新 | 第72-74页 |
8.1 结论 | 第72-73页 |
8.2 创新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