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页 |
2.1.1 城市内涝 | 第19页 |
2.1.2 城市内涝应急处置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3 福州市城市内涝应急处置建设情况 | 第22-30页 |
3.1 福州市内涝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2 福州市内涝应急处置情况 | 第24-30页 |
3.2.1 市一级内涝应急处置情况 | 第24-26页 |
3.2.2 区一级内涝应急处置情况 | 第26-30页 |
4 福州市城市内涝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015.8.8”特大暴雨为例 | 第30-37页 |
4.1 福州市“2015.8.8”特大暴雨案例分析 | 第30-32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0页 |
4.1.2 暴雨灾害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4.2 福州市“2015.8.8”特大暴雨城市内涝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4.2.1 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 第32页 |
4.2.2 应急处置预案不够完善 | 第32-33页 |
4.2.3 各部门应急处置协调不够畅通 | 第33页 |
4.2.4 针对性布防考虑不充分 | 第33-34页 |
4.2.5 市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 | 第34页 |
4.2.6 应急处置预案保障不完善 | 第34页 |
4.3 应急处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应急组织结构不明晰 | 第34-35页 |
4.3.2 排水领域的立法建制严重滞后 | 第35页 |
4.3.3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35-36页 |
4.3.4 预案简单且缺少实战演练 | 第36-37页 |
5 福州市城市内涝应急处置对策建议 | 第37-45页 |
5.1 提高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水平 | 第37-38页 |
5.1.1 建立健全防汛抢险队伍 | 第37-38页 |
5.1.2 加强防办人才建设和资金投入 | 第38页 |
5.2 完善城市内涝应急处置预案 | 第38-40页 |
5.2.1 规范预案编制程序 | 第39页 |
5.2.2 加强预案的培训、宣传、演练工作 | 第39-40页 |
5.2.3 建立应急预案的评估机制 | 第40页 |
5.3 完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处置体制管理 | 第40-42页 |
5.3.1 构建统一的指挥体系 | 第40-42页 |
5.3.2 加强各部门间协调沟通 | 第42页 |
5.4 完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 第42-43页 |
5.4.1 健全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 第42-43页 |
5.4.2 完善排水防洪综合应急协调机制 | 第43页 |
5.5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 第43-44页 |
5.6 科学设计建设城市内涝抢险基地 | 第44-4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