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4页 |
综述一 中医对性别差异及冠心病的研究 | 第14-22页 |
1. 中医对性别差异的认识 | 第14-17页 |
1.1 《黄帝内经》对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 | 第14-15页 |
1.2 《金匮要略》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 | 第15-16页 |
1.3 其他后世医家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 | 第16-17页 |
2. 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型分布研究 | 第17-19页 |
2.1 病名沿革 | 第17页 |
2.2 病因病机沿革 | 第17-19页 |
2.3 冠心病中医认识的规范化 | 第19页 |
3. 中医学关于男女冠心病病因病机异同及证型分布特点的探索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 第22-32页 |
1.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差异 | 第22-26页 |
1.1 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 第22-25页 |
1.2 冠心病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 第25-26页 |
2.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差异 | 第26-27页 |
3.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前言 | 第32-34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4-39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4-36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34页 |
1.2 病例筛选标淮 | 第34-3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2.1 分组方法 | 第36-37页 |
2.2 相关数据收集方法 | 第37-38页 |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8-39页 |
研究结果 | 第39-50页 |
1. 不同性别冠心病一般资料研究 | 第39-42页 |
1.1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一般情况及危险因素的比较 | 第39-40页 |
1.2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比较 | 第40-42页 |
2.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发病类型的比较 | 第42-43页 |
3.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比较 | 第43-44页 |
4.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 | 第44-46页 |
5.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有差异的中医证型和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46-48页 |
6. 冠心病患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性别差异性 | 第48-50页 |
讨论分析 | 第50-60页 |
1.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在相关危因素上的差异 | 第50-55页 |
1.1 年龄 | 第50页 |
1.2 吸烟 | 第50-51页 |
1.3 肥胖 | 第51-52页 |
1.4 高血压 | 第52页 |
1.5 血脂代谢异常 | 第52-53页 |
1.6 尿酸 | 第53-54页 |
1.7 同型半胱氨酸 | 第54页 |
1.8 纤维蛋白原 | 第54-55页 |
1.9 其他 | 第55页 |
2.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在临床发病类型上的差异 | 第55-56页 |
3.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在冠脉病变特点上的差异 | 第56-57页 |
4.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上的差异 | 第57-58页 |
5.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在合并反流性食管炎上的差异 | 第58-60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