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区进离场航线垂直冲突自动判别系统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AutoCAD飞行程序的数据读取 | 第12-13页 |
1.2.2 飞行程序设计与评估 | 第13-14页 |
1.2.3 飞行程序冲突判别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7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AutoCAD飞行程序数据读取 | 第19-38页 |
2.1 AutoCAD的DXF文件 | 第19-25页 |
2.1.1 DXF文件概述 | 第19页 |
2.1.2 DXF文件数据结构特点 | 第19-23页 |
2.1.3 航线段的数据格式 | 第23-25页 |
2.2 AutoCAD进离场航线规范化 | 第25-29页 |
2.2.1 规范化的意义 | 第25-26页 |
2.2.2 进离场航线的规范化绘制 | 第26-27页 |
2.2.3 规范化的优点 | 第27-29页 |
2.3 航线数据的读取 | 第29-34页 |
2.3.1 航线数据读取流程 | 第29-30页 |
2.3.2 编程实现 | 第30-32页 |
2.3.3 航线数据存储 | 第32-34页 |
2.4 航线数据的完整性分析 | 第34-38页 |
2.4.1 航线限制数据 | 第34-36页 |
2.4.2 航线限制数据配置文件格式 | 第36页 |
2.4.3 参数初始化设置 | 第36-38页 |
第3章 进离场航线垂直冲突判别 | 第38-59页 |
3.1 判别理论依据 | 第38页 |
3.2 判别流程 | 第38-40页 |
3.3 交叉点判别 | 第40-43页 |
3.3.1 航线交叉判别的理论依据 | 第40-41页 |
3.3.2 判别算法 | 第41-43页 |
3.4 高度推演 | 第43-52页 |
3.4.1 航线端点高度推演 | 第44-49页 |
3.4.2 交叉点不满足水平间隔距离确定 | 第49-52页 |
3.5 冲突判别算法 | 第52-55页 |
3.5.1 判别算法 | 第52-53页 |
3.5.2 优化算法 | 第53-55页 |
3.6 判别算法正确性验证 | 第55-59页 |
第4章 进离场航线的呈现及冲突提示 | 第59-77页 |
4.1 显示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 第59-65页 |
4.1.1 VC++ | 第59页 |
4.1.2 Javascript脚本语言 | 第59-61页 |
4.1.3 百度地图API | 第61-62页 |
4.1.4 航线经纬度坐标转换 | 第62-65页 |
4.2 进离场航线的地图呈现 | 第65-73页 |
4.2.1 百度地图API有关地图控制显示介绍 | 第66-68页 |
4.2.2 多边形线的函数 | 第68-72页 |
4.2.3 航线的显示 | 第72-73页 |
4.3 冲突显示 | 第73-77页 |
4.3.1 冲突表显示Excel CSV | 第73-76页 |
4.3.2 地图的动态显示 | 第76-77页 |
第5章 实际案例及分析 | 第77-83页 |
5.1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概述 | 第77-78页 |
5.2 首都国际机场现有PBN进离场航线验证 | 第78-81页 |
5.3 冲突分析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