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内大学生平等观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国外平等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平等观相关理论 | 第21-30页 |
2.1 平等与平等观 | 第21-23页 |
2.1.1 平等 | 第21-22页 |
2.1.2 平等观 | 第22-23页 |
2.2 平等观的历史嬗变 | 第23-28页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观 | 第23-24页 |
2.2.2 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 | 第24-25页 |
2.2.3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 第25-26页 |
2.2.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 第26-28页 |
2.3 大学生平等观 | 第28-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现状 | 第30-48页 |
3.1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调查的总体设计 | 第30-33页 |
3.1.1 问卷设计思路及调研情况 | 第30-31页 |
3.1.2 样本情况 | 第31-33页 |
3.2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总体情况 | 第33-39页 |
3.2.1 关于平等概念的认知 | 第33-34页 |
3.2.2 关于影响平等的要素分析 | 第34-36页 |
3.2.3 关于社会平等问题的评价 | 第36-37页 |
3.2.4 关于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平等观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认知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 第39-43页 |
3.3.1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平等的关注程度差异较大 | 第39-40页 |
3.3.2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较大对大学生平等观有较大影响 | 第40-41页 |
3.3.3 不同政治素养的大学生对社会平等问题的评价差异较大 | 第41页 |
3.3.4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不平等待遇时不能采取积极措施 | 第41-42页 |
3.3.5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评价差异较大 | 第42-43页 |
3.4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3.4.1 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思想较重 | 第43-44页 |
3.4.2 社会不平等现象消减了大学生对平等的正确认知 | 第44-45页 |
3.4.3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大学生对平等的价值评价 | 第45-46页 |
3.4.4 高校在大学生平等观培育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 第46-47页 |
3.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引导山西大学生树立正确平等观的有效途径 | 第48-58页 |
4.1 大学生应逐步自我提升,为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奠定基础 | 第48-51页 |
4.1.1 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提升平等理论修养 | 第48-49页 |
4.1.2 大学生应重视道德素质的培育,客观看待社会平等问题 | 第49-50页 |
4.1.3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自觉践行平等观 | 第50-51页 |
4.2 社会环境应不断优化,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平等观营造良好氛围 | 第51-53页 |
4.2.1 持续开展反腐败工作,营造平等的政治环境 | 第51页 |
4.2.2 加大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营造平等的经济环境 | 第51-52页 |
4.2.3 强化媒体宣传力度,营造平等的文化氛围 | 第52-53页 |
4.3 高校教育应进一步系统完善,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提供指导 | 第53-57页 |
4.3.1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强化大学生平等观教育 | 第53-55页 |
4.3.2 合理安排实践教育活动,推进大学生积极践行平等观 | 第55-56页 |
4.3.3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营造平等校园环境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1、结论 | 第58页 |
2、展望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附录1 山西省大学生平等观调查问卷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