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基本理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和解的概念与性质 | 第10-12页 |
一、诉讼和解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诉讼和解的性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和解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2-14页 |
一、诉讼和解与私法和解 | 第12页 |
二、诉讼和解与执行和解 | 第12-13页 |
三、诉讼和解与法院调解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民事诉讼和解的价值分析 | 第14-17页 |
一、迅速、彻底解决纠纷 | 第14页 |
二、节 约诉讼成本 | 第14-15页 |
三、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与处分权 | 第15页 |
四、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7-19页 |
一、德国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7-18页 |
二、法国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8-19页 |
三、日本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9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9-21页 |
一、美国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19-20页 |
二、英国的诉讼和解制度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域外考察的启示 | 第21-24页 |
一、将诉讼和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 | 第21页 |
二、重视诉讼和解成为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 第21-22页 |
三、必须明确诉讼和解的法律效力 | 第22页 |
四、摆正法官在诉讼和解中的位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现状与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4-27页 |
一、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24-25页 |
二、司法现状与不足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现状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立法背景的急剧变迁 | 第27-28页 |
二、传统的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 第28页 |
三、过于推崇法院调解制度 | 第28-29页 |
四、其他相关诉讼制度存在较大缺陷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思考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改革路径的选择——以诉讼和解取代法院调解 | 第31-34页 |
一、改革完善论 | 第31页 |
二、调审分离论 | 第31-32页 |
三、取消与替代论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具体制度的设计 | 第34-41页 |
一、诉讼和解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二、诉讼和解的时间和方式 | 第35-36页 |
三、诉讼和解的诉讼费用负担 | 第36页 |
四、诉讼和解的形式 | 第36-37页 |
五、诉讼和解的效力 | 第37-38页 |
六、诉讼和解的瑕疵救济 | 第38-39页 |
七、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