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劳动卫生论文--职业性疾病预防论文--职业性耳聋论文

煤矿企业噪声职业危害综合评估及分级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煤矿噪声职业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18-27页
    2.1 煤矿噪声的职业危害第18-20页
        2.1.1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伤害第18页
        2.1.2 噪声对人体的其他损害第18-20页
        2.1.3 噪声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第20页
    2.2 基于系统工程的噪声职业危害成因分析第20-22页
        2.2.1 系统工程理论第20页
        2.2.2 噪声职业危害成因分析第20-22页
    2.3 煤矿噪声的来源及其特点第22-23页
        2.3.1 煤矿井下主要噪声源第22-23页
        2.3.2 煤矿井下噪声特点第23页
    2.4 影响煤矿噪声危害人体的因素第23-24页
        2.4.1 噪声强度、暴露时间和频谱特性第23页
        2.4.2 噪声类型和暴露方式第23-24页
        2.4.3 工龄和年龄第24页
        2.4.4 个体差异第24页
        2.4.5 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第24页
    2.5 煤矿噪声职业危害预防措施第24-26页
        2.5.1 一级预防措施第24-25页
        2.5.2 二级预防措施第25页
        2.5.3 三级预防措施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煤矿企业噪声职业危害综合评估及分级确定第27-43页
    3.1 噪声职业危害抵消效果评估指标的确定第27-31页
        3.1.1 指标选取原则第27-28页
        3.1.2 一级指标的确定第28页
        3.1.3 二级指标的构建及分析第28-31页
    3.2 噪声职业危害抵消效果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第31-39页
        3.2.1 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第31-32页
        3.2.2 层次分析法介绍第32-33页
        3.2.3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第33页
        3.2.4 判断矩阵的构建第33-34页
        3.2.5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34-37页
        3.2.6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37-39页
    3.3 分级评定及其监管办法确定第39-42页
        3.3.1 综合评估分级第39-42页
        3.3.2 分级管理建议第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煤矿企业噪声职业危害综合评估及分级管理的实例应用第43-54页
    4.1 某煤矿企业情况介绍第43-49页
        4.1.1 某煤矿企业概况第43-44页
        4.1.2 职业卫生组织管理第44-45页
        4.1.3 采取的防噪减振措施第45页
        4.1.4 噪声监测第45-47页
        4.1.5 职业健康监护第47-48页
        4.1.6 培训教育第48-49页
        4.1.7 个体防护第49页
    4.2 综合评估和分级的应用验证第49-53页
        4.2.1 该煤矿企业的评分结果第49-51页
        4.2.2 综合评估分级第51-52页
        4.2.3 结果比对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总结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A 噪声职业危害抵消因素权重调查表第59-64页
附录B 专家打分结果和标度表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处理饮用水源中NOM-碘离子复合污染的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西城区餐厅后厨夏季高温作业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