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巡检的必要性及巡视分类 | 第12-14页 |
1.2.1 线路巡视检查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2.2 巡视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工具概述 | 第18-27页 |
2.0 管理信息系统 | 第18-20页 |
2.0.1 信息技术 | 第18页 |
2.0.2 数据通信 | 第18页 |
2.0.3 网络技术 | 第18-19页 |
2.0.4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 | 第19-20页 |
2.1 系统设计构架模式 | 第20-21页 |
2.1.1 B/S结构 | 第20-21页 |
2.1.2 三层体系架构 | 第21页 |
2.2 软件开发平台及语言 | 第21-22页 |
2.2.1 C+语言 | 第21-22页 |
2.2.2 XML | 第22页 |
2.2.3 Asp.net | 第22页 |
2.3 系统开发技术 | 第22-24页 |
2.3.1 UML概述 | 第22-23页 |
2.3.2 GIS | 第23页 |
2.3.3 掌上电脑 | 第23-24页 |
2.4 SQL Server数据库 | 第24-25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巡检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33页 |
3.1 巡检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3.1.1 GPS定位应用需求 | 第28页 |
3.1.2 GIS客户端地形展示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3.1.3 设备数据查询、记录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3.2.1 数据存储、备份管理 | 第30-31页 |
3.2.2 人机界面技术要求 | 第31页 |
3.3 系统安全性需求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电力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3-49页 |
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3-35页 |
4.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35页 |
4.3 系统基础框架构成 | 第35-36页 |
4.4 系统内部流程图 | 第36-37页 |
4.5 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第37-39页 |
4.6 巡检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39-44页 |
4.6.1 系统登录模块的设计 | 第39-40页 |
4.6.2 巡检任务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0页 |
4.6.3 巡检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0-43页 |
4.6.4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3-44页 |
4.7 移动端系统的设计 | 第44页 |
4.8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44-47页 |
4.9 系统接口的设计 | 第47-48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实现 | 第49-73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与硬件配置 | 第49-50页 |
5.1.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9页 |
5.1.2 硬件配置 | 第49-50页 |
5.2 巡检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0-62页 |
5.2.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50-53页 |
5.2.2 巡检任务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53-60页 |
5.2.3 巡检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实现 | 第60-61页 |
5.2.4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61-62页 |
5.3 系统移动端的实现 | 第62-72页 |
5.3.1 系统登录与退出 | 第62页 |
5.3.2 巡检数据同步与数据上传下载 | 第62-65页 |
5.3.3 线路巡视 | 第65-67页 |
5.3.4 设备缺陷管理 | 第67-69页 |
5.3.5 输电线路巡检任务管理 | 第69-70页 |
5.3.6 巡检轨迹与导航信息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 | 第73-83页 |
6.1 测试的环境 | 第73页 |
6.2 测试的方法 | 第73-74页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4-80页 |
6.3.1 功能测试 | 第75-77页 |
6.3.2 用例测试 | 第77-80页 |
6.3.4 测试结论 | 第80页 |
6.4 性能测试 | 第80-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