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清代平原二董文学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2-16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第14-16页
第一章 董氏家族源流与发展第16-35页
    第一节 董氏家族世系考第16-23页
        一、声名初振第17-19页
        二、显耀昭彰第19-22页
        三、诗名继起第22页
        四、凋零败落第22-23页
    第二节 平原董氏家族教育及家风第23-28页
        一、敦亲睦族第23-24页
        二、慈悲恤民第24-26页
        三、诗书传家第26-27页
        四、雅好山水第27-28页
    第三节 平原董氏文人著述考第28-35页
第二章 董讷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第35-60页
    第一节 董讷生平考述第35-40页
        一、生平概览第35-37页
        二、宦海"升""沉"考第37-40页
    第二节 《华琯山房诗集》与《柳村诗集》考略第40-46页
        一、对不得意之作的删改第41-43页
        二、对涉及敏感话题诗作的处理第43-45页
        三、对恭纪、应制诗中字眼的斟酌第45-46页
    第四节 论董讷的诗歌创作第46-60页
        一、仕宦民生诗第48-50页
        二、山水田园诗第50-55页
        三、酬赠忆友诗第55-60页
第三章 董元度及其诗歌创作第60-85页
    第一节 董元度生平考述第60-64页
        一、读书壮游第60-61页
        二、短暂仕途第61-63页
        三、羁旅漂泊第63-64页
    第二节 董元度的文学交游第64-71页
        一、纪昀、翁方纲——同年名士第64-68页
        二、卢见曾及其幕府——长辈提携第68-71页
    第三节 《旧雨草堂诗》研究第71-85页
        一、题材丰富、哀婉缠绵的旧雨草堂诗第71-80页
        二、悲凉蕴藉的风格及用典隐喻的手法第80-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107页
    一、董讷佚诗佚文第91-95页
    二、董元度佚诗佚文第95-101页
    三、董讷生平简谱第101-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庄子》藉外型寓言研究
下一篇:祁韵士西域流放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