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稀土发光材料介绍 | 第12页 |
1.2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光谱学性质 | 第12-15页 |
1.2.1 稀土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层结构 | 第12-13页 |
1.2.2 稀土元素的光谱项 | 第13-14页 |
1.2.3 稀土元素离子的能级跃迁理论以及光谱性质 | 第14-15页 |
1.3 上转换发光的机制 | 第15-16页 |
1.4 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锌酸盐荧光粉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5 试验优化导论 | 第17-18页 |
1.5.1 试验最优化 | 第17-18页 |
1.5.2 试验设计的优良性和结果分析 | 第18页 |
1.5.3 试验设计的应用 | 第18页 |
1.6 均匀设计及其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 第18-25页 |
1.6.1 均匀设计的概述 | 第18-19页 |
1.6.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概述 | 第19页 |
1.6.3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数据分析 | 第19-25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稀土掺杂锌酸钆钡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26-28页 |
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来源 | 第26-27页 |
2.2 BaGd_2ZnO_5荧光粉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2.3 BaGd_2ZnO_5荧光粉样品的表征 | 第27-28页 |
第3章 试验优化设计对BaGd_2ZnO_5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影响 | 第28-41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实验 | 第28-31页 |
3.2.1 均匀设计制备的样品 | 第28-29页 |
3.2.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合成的样品 | 第29-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3.3.1 BaGd_2ZnO_5样品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31页 |
3.3.2 BaGd_2ZnO_5样品发射光谱的分析 | 第31-32页 |
3.3.3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合成样品的数据分析 | 第32-35页 |
3.3.4 最优样品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35-38页 |
3.3.5 温度对绿光最优样品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Er~(3+)/Yb~(3+)共掺的锌酸钆钡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 第41-50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4.3.1 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42页 |
4.3.2 单掺Er~(3+)的上转换BaGd_2ZnO_5荧光粉的发射光谱 | 第42-44页 |
4.3.3 Yb~(3+)掺杂浓度固定的双掺上转换BaGd_2ZnO_5荧光粉的发射光谱 | 第44-45页 |
4.3.4 固定Er~(3+)改变Yb~(3+)浓度的双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射光谱 | 第45-46页 |
4.3.5 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制约关系和发光机理 | 第46-48页 |
4.3.6 BaGd_2ZnO_5荧光粉I_G/I_R的比率值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助熔剂及Ho~(3+)掺杂浓度对BaGd_2ZnO_5:Er~(3+)/Yb~(3+)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50-59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5.3.1 样品的晶体结构表征 | 第51页 |
5.3.2 LiF掺杂浓度对上转换BaGd_2ZnO_5荧光粉的发光影响 | 第51-53页 |
5.3.3 浓度对H_3BO_3掺杂BaGd_2ZnO_5荧光粉的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第53页 |
5.3.4 改变Ho~(3+)掺杂浓度的三掺上转换BaGd_2ZnO_5荧光粉的发光影响 | 第53-54页 |
5.3.5 Er~(3+)/Yb~(3+)/Ho~(3+)三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光强度制约关系与上转换发光机理 | 第54-56页 |
5.3.6 Er~(3+)/Yb~(3+)/Ho~(3+)三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机理的探讨 | 第56-57页 |
5.3.7 温度对Er~(3+)/Yb~(3+)/Ho~(3+)三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Ce~(3+)掺杂浓度对BaGd_2ZnO_5:Er~(3+)/Yb~(3+)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 第59-66页 |
6.1 引言 | 第5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6.3.1 掺杂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60页 |
6.3.2 固定Er~(3+)/Yb~(3+)改变Ce~(3+)浓度的三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第60-62页 |
6.3.3 Er~(3+)/Yb~(3+)/Ce~(3+)三掺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制约关系和发光机理 | 第62-63页 |
6.3.4 Er~(3+)/Yb~(3+)/Ce~(3+)三掺BaGd_2ZnO_5荧光粉上转换发光机理的探讨 | 第63-64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64-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