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两种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的杂草化潜力研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前言第14-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43页
    1 全球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概况第17-23页
        1.1 全球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种植规模第17-21页
        1.2 复合基因的概念及获得方法第21页
        1.3 不同国家地区对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管理第21-23页
    2 转基因植物杂草化第23-25页
        2.1 杂草特征第23页
        2.2 转基因植物杂草化的途径第23-25页
    3 转基因水稻杂草化的研究进展第25-43页
        3.1 转基因水稻自身杂草化第25-27页
        3.2 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漂移第27-30页
        3.3 转基因水稻与野生近缘种的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第30-43页
第二章 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自身杂草化的风险评估第43-79页
    第一节 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B2A68自身杂草化的风险评估第43-6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2.1 试验材料第44页
            2.2 试验方法第44-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59页
        4 讨论第59-61页
    第二节 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自身杂草化的风险评估第61-79页
        2 试验材料第62页
        3 试验设计第62-63页
        4 结果第63-7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76-79页
第三章 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F1适合度研究第79-10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81-85页
        2.1 材料第81页
        2.2 人工杂交第81-82页
        2.3 杂种的鉴定第82页
        2.4 田间试验设计第82-83页
        2.5 测定的指标第83-84页
        2.6 数据分析及相对适合度计算第84-85页
    3 试验结果第85-96页
        3.1 杂交亲和性比较第85页
        3.2 杂种的鉴定第85-86页
        3.3 田间靶标害虫的发生情况第86页
        3.4 单种条件下,复合转基因对栽培稻及杂草稻群体适合度的影响第86-90页
        3.5 混种情况下,复合转基因对栽培稻及杂草稻群体适合度的影响第90-92页
        3.6 选择压对T1c-19及抗性F1适合度的影响第92-95页
        3.7 落粒率第95-96页
    4 讨论第96-101页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第101-103页
    一 全文结论第101-102页
    二 创新点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mCCaMK、ZmNAC转基因玉米和拟南芥材料构建
下一篇:UV-A诱导大豆(Glycine max)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合成及相关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