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完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1页
    1.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研究动态第11-21页
        1.2.1 国外关于农户信贷的抵押担保机制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第11-15页
        1.2.2 国内关于农户信贷的抵押担保及其替代模式的研究第15-20页
        1.2.3 简要述评第20-21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第21-22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3 篇章结构第22页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2-24页
        1.4.1 创新点第22页
        1.4.2 不足之处第22-24页
第二章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及其理论基础第24-30页
    2.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内涵和特征第24-26页
        2.1.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内涵第24-25页
        2.1.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特征第25-26页
    2.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必要性第26-27页
    2.3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相关理论第27-30页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7-28页
        2.3.2 信贷风险转嫁理论第28页
        2.3.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第28-30页
第三章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运作机理及其方式创新的提出第30-38页
    3.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运作流程第30-31页
    3.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功能经济学分析第31-36页
        3.2.1 信贷抵押担保对借贷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分析第31-32页
        3.2.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功能的博弈分析第32-36页
        3.2.3 结论第36页
    3.3 我国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提出与发展第36-38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主要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及其实施力度评价——以DY镇NCSY银行为例第38-54页
    4.1 当前我国主要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第38-41页
        4.1.1 农房抵押担保第38-39页
        4.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第39-40页
        4.1.3 林权抵押担保第40页
        4.1.4 海域使用权抵押担保第40-41页
    4.2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力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1-49页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41-42页
        4.2.2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第42-43页
        4.2.3 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第43-46页
        4.2.4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力度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4.3 实证分析第49-54页
        4.3.1 数据来源第49页
        4.3.2 指标的计算第49-50页
        4.3.3 结果分析第50-54页
第五章 我国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缺陷及经验借鉴第54-64页
    5.1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缺陷第54-57页
        5.1.1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完善第54-55页
        5.1.2 缺乏完善的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第55页
        5.1.3 相关的资产流转市场发展缓慢第55页
        5.1.4 农业保险体系存在问题第55-56页
        5.1.5 缺乏农户抵押品创新机制第56页
        5.1.6 贷款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第56-57页
    5.2 其他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及经验借鉴第57-64页
        5.2.1 其他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第57-60页
        5.2.2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的共同优势第60-61页
        5.2.3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的劣势第61-62页
        5.2.4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可资借鉴的经验第62-64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第64-69页
    6.1 完善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第64页
    6.2 提供完善的配套实施条件第64-67页
        6.2.1 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第64-65页
        6.2.2 建立健全的流转市场第65-66页
        6.2.3 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66-67页
    6.3 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和内部治理制度第67页
    6.4 扩大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第67-68页
    6.5 借鉴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创新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模式下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灌区农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