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研究动态 | 第11-21页 |
1.2.1 国外关于农户信贷的抵押担保机制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 第11-15页 |
1.2.2 国内关于农户信贷的抵押担保及其替代模式的研究 | 第15-20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20-21页 |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篇章结构 | 第21-22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篇章结构 | 第22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1.4.1 创新点 | 第2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及其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内涵和特征 | 第24-26页 |
2.1.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内涵 | 第24-25页 |
2.1.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特征 | 第25-26页 |
2.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2.3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2.3.2 信贷风险转嫁理论 | 第28页 |
2.3.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运作机理及其方式创新的提出 | 第30-38页 |
3.1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的运作流程 | 第30-31页 |
3.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功能经济学分析 | 第31-36页 |
3.2.1 信贷抵押担保对借贷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3.2.2 农户信贷抵押担保功能的博弈分析 | 第32-36页 |
3.2.3 结论 | 第36页 |
3.3 我国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的提出与发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主要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及其实施力度评价——以DY镇NCSY银行为例 | 第38-54页 |
4.1 当前我国主要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 | 第38-41页 |
4.1.1 农房抵押担保 | 第38-39页 |
4.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 | 第39-40页 |
4.1.3 林权抵押担保 | 第40页 |
4.1.4 海域使用权抵押担保 | 第40-41页 |
4.2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力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9页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1-42页 |
4.2.2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42-43页 |
4.2.3 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 | 第43-46页 |
4.2.4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力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4.3.2 指标的计算 | 第49-50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第五章 我国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缺陷及经验借鉴 | 第54-64页 |
5.1 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缺陷 | 第54-57页 |
5.1.1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完善 | 第54-55页 |
5.1.2 缺乏完善的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 第55页 |
5.1.3 相关的资产流转市场发展缓慢 | 第55页 |
5.1.4 农业保险体系存在问题 | 第55-56页 |
5.1.5 缺乏农户抵押品创新机制 | 第56页 |
5.1.6 贷款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56-57页 |
5.2 其他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及经验借鉴 | 第57-64页 |
5.2.1 其他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 | 第57-60页 |
5.2.2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的共同优势 | 第60-61页 |
5.2.3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的劣势 | 第61-62页 |
5.2.4 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可资借鉴的经验 | 第62-64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创新型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的思路与对策 | 第64-69页 |
6.1 完善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 第64页 |
6.2 提供完善的配套实施条件 | 第64-67页 |
6.2.1 建立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 | 第64-65页 |
6.2.2 建立健全的流转市场 | 第65-66页 |
6.2.3 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66-67页 |
6.3 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和内部治理制度 | 第67页 |
6.4 扩大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 | 第67-68页 |
6.5 借鉴农户信贷担保创新方式,创新农户信贷抵押担保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