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山羊论文

崂山奶山羊育成及泌乳母羊日粮中适宜能量水平(需要量)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21页
    1 崂山奶山羊第15-16页
        1.1 培育历史第15页
        1.2 品种特征第15页
        1.3 产奶性能第15页
        1.4 繁殖性能第15-16页
    2 能量需要量的研究方法第16-18页
        2.1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第16-17页
        2.2 羊能量需要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羊能量需要量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5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一章 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日粮中适宜能量水平的研究第21-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第21页
        1.2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第21-22页
        1.3 饲养管理第22页
        1.4 试验方法第22-23页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3-24页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1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DMI的影响第24-25页
        2.2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体重的影响第25页
        2.3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体尺的影响第25-26页
        2.4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6-27页
        2.5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第27页
        2.6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2.7 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内脏器官和组织增重的影响第28-29页
        2.8 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胃肠道增重的影响第29-30页
        2.9 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能量需要量第30页
    3 讨论第30-35页
        3.1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采食量的影响第30-31页
        3.2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第31页
        3.3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体尺的影响第31-32页
        3.4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2-33页
        3.5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第33-34页
        3.6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第34页
        3.7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内脏器官重量和发育的影响第34页
        3.8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胃肠道增重的影响第34-35页
        3.9 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能量需要量参数第35页
    4 小结第35-37页
第二章 崂山奶山羊泌乳母羊日粮中适宜能量水平的研究第37-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第37页
        1.2 试验饲粮及营养水平第37-38页
        1.3 饲养管理第38页
        1.4 消化代谢试验第38-39页
        1.5 测试指标及方法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2.1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体重的影响第39-40页
        2.2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采食量的影响第40页
        2.3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产奶量的影响第40-41页
        2.4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乳成分的影响第41页
        2.5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1页
        2.6 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第41-42页
        2.7 泌乳期崂山奶山羊能量需要量第42-43页
    3 讨论第43-46页
        3.1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体重的影响第43页
        3.2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采食量的影响第43页
        3.3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产奶量的影响第43-44页
        3.4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乳成分的影响第44页
        3.5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4-45页
        3.6 不同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第45-46页
        3.7 泌乳期期崂山奶山羊能量需要量参数第46页
    4 小结第46-48页
全文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54-55页
导师组意见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胱胺和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
下一篇:均相电化学及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在癌症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