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文文摘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基于非平稳条件的水文气象事件研究 | 第12-14页 |
1.2.2 极端降水影响因子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2 气候特征 | 第19-20页 |
2.3 地质地貌水系特征 | 第20页 |
2.4 经济社会状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非平稳条件下东南沿海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风险演变特征分析 | 第23-41页 |
3.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23-25页 |
3.1.1 降水极值序列确定性趋势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1.2 降水极值序列的均值和方差特征分析方法 | 第24页 |
3.1.3 均值和方差变化趋势对降水极值序列确定性趋势的增量贡献计算 | 第24页 |
3.1.4 基于平稳和非平稳条件的降水事件频率计算模型 | 第24-25页 |
3.2 汛期D_(max)序列非平稳性特征分析 | 第25-35页 |
3.2.1 汛期D_(max)序列确定性趋势时空特征分析 | 第25-28页 |
3.2.2 D_(max)序列的均值和方差变化特征分析 | 第28-32页 |
3.2.3 均值、方差变化对D_(max)序列确定性趋势的增量贡献分析 | 第32-35页 |
3.3 基于时变矩法的D_(max)序列均值和方差对极端降水事件风险影响分析 | 第35-39页 |
3.3.1 时变矩方法模拟效果分析 | 第35-38页 |
3.3.2 非平稳特征对极端降水事件风险的影响研究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东南沿海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风险演变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析 | 第41-61页 |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第41-44页 |
4.1.2 综合气候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构建 | 第42页 |
4.1.3 GAMLSS模型原理 | 第42-43页 |
4.1.4 贡献分析法 | 第43-44页 |
4.2 东南沿海地区前汛期非平稳条件下的极端降水风险演变及归因分析 | 第44-52页 |
4.2.1 东南沿海前汛期降水极值变化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4.2.2 综合气候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特征 | 第45-46页 |
4.2.3 基于贡献分析法的降水极值变化归因分析 | 第46-48页 |
4.2.4 基于GAMLSS模型参数拟合结果的降水极值变化归因分析 | 第48-49页 |
4.2.5 东南沿海前汛期极端降水风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4.3 东南沿海地区后汛期非平稳条件下的极端降水风险演变及归因分析 | 第52-58页 |
4.3.1 R99序列均值和方差变化特征 | 第52页 |
4.3.2 综合气候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特征 | 第52-54页 |
4.3.3 基于贡献分析法的降水变化归因分析 | 第54-55页 |
4.3.4 基于GAMLSS模型参数拟合结果的降水变化归因分析 | 第55-57页 |
4.3.5 东南沿海后汛期极端降水风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第57-58页 |
4.4 小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61-62页 |
5.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第62-63页 |
5.3 问题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