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红绿彩装饰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3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5 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1.5.1 红绿彩装饰 | 第11页 |
1.5.2 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 第11-13页 |
2 传统红绿彩瓷的发展概况 | 第13-22页 |
2.1 传统红绿彩瓷基本概况 | 第13-19页 |
2.1.1 传统红绿彩瓷创烧年代 | 第13-15页 |
2.1.2 红绿彩瓷器的主要窑口 | 第15-18页 |
2.1.3 红绿彩装饰的工艺技术 | 第18页 |
2.1.4 红绿彩瓷器的器型特点 | 第18-19页 |
2.2 金红绿彩 | 第19页 |
2.3 元红绿彩 | 第19-20页 |
2.4 明清红绿彩 | 第20-21页 |
2.5 红绿彩衰落的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3 当代红绿彩装饰的传承关系及演变 | 第22-29页 |
3.1 红绿彩瓷与其他瓷种的传承关系 | 第22-24页 |
3.1.1 红绿彩与青花斗彩 | 第22-23页 |
3.1.2 红绿彩与釉上五彩 | 第23-24页 |
3.2 当代红绿彩的发展演变 | 第24-25页 |
3.2.1 多元文化的融合 | 第24-25页 |
3.2.2 装饰技艺的创造 | 第25页 |
3.2.3 美学思想的深厚 | 第25页 |
3.3 当代红绿彩的创作现状 | 第25-29页 |
3.3.1 传统工艺的继承和恢复 | 第25-26页 |
3.3.2 传统工艺基础上的创新 | 第26-29页 |
4 当代红绿彩装饰的传承新发展 | 第29-43页 |
4.1 立足于传统的创新 | 第29-31页 |
4.2 红绿彩装饰的新形式表现 | 第31-35页 |
4.2.1 传统绘画技法的变化 | 第31页 |
4.2.2 传统装饰构图的重组 | 第31-32页 |
4.2.3 传统纹样的现代变形 | 第32-33页 |
4.2.4 画面题材多样性传承 | 第33页 |
4.2.5 现代装饰的材质语言 | 第33-35页 |
4.3 红绿彩装饰人们生活 | 第35-36页 |
4.4 红绿彩装饰与建筑生活空间 | 第36-39页 |
4.4.1 红绿彩在环境空间的表现 | 第36-37页 |
4.4.2 红绿彩在家居空间的表现 | 第37-38页 |
4.4.3 红绿彩表现建筑空间的东方意境 | 第38-39页 |
4.5 红绿彩装饰与当代艺术 | 第39-43页 |
4.5.1 现代陶艺与红绿彩结合 | 第40页 |
4.5.2 红绿彩装饰观念的变迁 | 第40-43页 |
5 当代红绿彩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 第43-47页 |
5.1 红绿彩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43-44页 |
5.2 当代红绿彩发展前景展望 | 第44-47页 |
6 结论 | 第47-50页 |
6.1 时代赋予红绿彩新的内涵 | 第47页 |
6.2 红绿彩适应新的环境空间 | 第47-48页 |
6.3 红绿彩装饰与“用”结合 | 第48页 |
6.4 红绿彩装饰提升经济效益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