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各模块业务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第19-44页 |
2.1 总账模块 | 第19-25页 |
2.1.1 段值维护 | 第20-21页 |
2.1.2 总账核算业务 | 第21-22页 |
2.1.3 经常性业务 | 第22-23页 |
2.1.4 子模块传送业务 | 第23-24页 |
2.1.5 月末结算 | 第24-25页 |
2.2 资产模块 | 第25-32页 |
2.2.1 手工新增 | 第26-27页 |
2.2.2 资产减少 | 第27-28页 |
2.2.3 资产调整 | 第28-29页 |
2.2.4 资产折旧 | 第29-30页 |
2.2.5 资产减值 | 第30-31页 |
2.2.6 月末结账 | 第31-32页 |
2.3 应收模块 | 第32-38页 |
2.3.1 销售业务 | 第32-34页 |
2.3.2 收款业务 | 第34-35页 |
2.3.3 退款业务 | 第35-36页 |
2.3.4 坏账处理 | 第36-37页 |
2.3.5 月末结账 | 第37-38页 |
2.4 费用报销(应付) | 第38-44页 |
2.4.1 涉及供应商的结算和支付 | 第39-41页 |
2.4.2 员工借款业务 | 第41-42页 |
2.4.3 员工费用的报销 | 第42-44页 |
第3章 Oracle ERP系统财务模块的基本配置 | 第44-55页 |
3.1 总账模块的基本设置 | 第44-48页 |
3.1.1 设置系统配置文件 | 第44-45页 |
3.1.2 基本设置列示 | 第45-46页 |
3.1.3 重点关注的基本设置 | 第46-48页 |
3.2 应付模块的基本设置 | 第48-51页 |
3.2.1 基本设置列示 | 第48-49页 |
3.2.2 重点关注的基本设置——税务配置 | 第49-51页 |
3.3 应收模块的基本设置 | 第51-53页 |
3.3.1 基本设置列示 | 第51页 |
3.3.2 重点关注的基本设置 | 第51-53页 |
3.4 资产模块的基本设置 | 第53-55页 |
3.4.1 基本设置列示 | 第53页 |
3.4.2 重点关注的基本设置——定义资产账簿 | 第53-55页 |
第4章 静态数据的收集与完善 | 第55-61页 |
4.1 静态数据的收集 | 第55-58页 |
4.1.1 部门段值收集 | 第55-56页 |
4.1.2 产品段值收集 | 第56页 |
4.1.3 项目段值收集 | 第56页 |
4.1.4 关联方段值收集 | 第56-57页 |
4.1.5 员工信息的收集 | 第57页 |
4.1.6 税率基础数据的收集 | 第57页 |
4.1.7 应收客户基础信息 | 第57页 |
4.1.8 事务处理和收入类型信息 | 第57-58页 |
4.1.9 银行账户信息 | 第58页 |
4.1.10 供应商信息 | 第58页 |
4.2 静态数据的完善 | 第58-61页 |
4.2.1 段值信息的完善 | 第58-59页 |
4.2.2 客户信息的完善 | 第59页 |
4.2.3 供应商信息的完善 | 第59-60页 |
4.2.4 银行账户信息的完善 | 第60页 |
4.2.5 外部单位信息的完善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日常业务的系统测试和客户培训 | 第61-69页 |
5.1 总账业务的处理 | 第61-62页 |
5.1.1 直接总账处理业务 | 第61-62页 |
5.1.2 子模块传到总账的业务 | 第62页 |
5.2 应收业务的处理 | 第62-64页 |
5.2.1 确认和抵消收入 | 第63-64页 |
5.2.2 确认和抵消收款 | 第64页 |
5.3 费用报销(应付)业务的处理 | 第64-66页 |
5.3.1 不涉及供应商业务 | 第65页 |
5.3.2 涉及供应商的业务 | 第65-66页 |
5.4 资产业务的处理 | 第66-68页 |
5.4.1 新增资产类别错误 | 第66页 |
5.4.2 已折旧的资产信息调整 | 第66-68页 |
5.5 月末结账处理 | 第68-69页 |
第6章 动态数据的收集和切换 | 第69-74页 |
6.1 动态数据的收集 | 第69-71页 |
6.1.1 应收账款余额收集 | 第69页 |
6.1.2 预收账款余额收集 | 第69-70页 |
6.1.3 应付账款余额收集 | 第70页 |
6.1.4 预付账款余额收集 | 第70页 |
6.1.5 资产数据的收集 | 第70页 |
6.1.6 员工备用金余额收集 | 第70-71页 |
6.1.7 科目余额表余额 | 第71页 |
6.2 动态数据的完善 | 第71-74页 |
6.2.1 资产信息的导入 | 第71-73页 |
6.2.2 科目余额表信息的导入 | 第73-74页 |
第7章 正常业务期间的业务处理 | 第74-79页 |
7.1 总账科目余额的查询 | 第74-75页 |
7.2 应收客户明细余额查询 | 第75-76页 |
7.3 应付供应商明细余额查询 | 第76-77页 |
7.4 资产信息查询 | 第77页 |
7.5 现金流的查询 | 第77-78页 |
7.6 月底出相关报表 | 第78-79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8.1 总结 | 第79页 |
8.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