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制度变迁及制度效率相关理论 | 第13-23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3-14页 |
·农地制度 | 第13页 |
·制度变迁 | 第13-14页 |
·制度效率理论 | 第14-23页 |
·制度效率 | 第14页 |
·制度要素 | 第14-16页 |
·制度效率与制度要素的关系——“短板”理论的运用和CPC模型的构建 | 第16-23页 |
第三章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 第23-24页 |
·我国建国后农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回顾 | 第23-24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 | 第24页 |
·平罗县农村土地概况 | 第24-25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25-29页 |
·与国家要素相关的做法 | 第25-26页 |
·与产权要素相关的做法 | 第26-28页 |
·与契约要素相关的做法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效率分析 | 第29-39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效率——国家视角 | 第29-33页 |
·国家强度与制度效率 | 第29-30页 |
·国家要素下的平罗县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效率 | 第30-33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效率——产权视角 | 第33-36页 |
·产权整体运行水平与制度效率 | 第33-35页 |
·产权要素下的平罗县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效率 | 第35-36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效率——契约视角 | 第36-39页 |
·契约完备度与制度效率 | 第36-37页 |
·契约要素下的平罗县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效率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描述 | 第39-40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的“效率短板” | 第40页 |
·平罗县农地制度效率类型的判定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平罗县农地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治理平罗县农地制度效率中“产权短板” | 第42-44页 |
·高效率的国家要素让渡一部分权利给产权要素 | 第42-43页 |
·协调好产权与契约“双短板”合理分配让渡的权利 | 第43页 |
·优化农地产权,加速农地产权的市场化 | 第43-44页 |
·治理平罗县农地制度效率中“契约短板” | 第44-46页 |
·高效率的国家要素让渡一部分权利给契约要素 | 第44页 |
·优化契约环境,建立契约的市场化机制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