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两类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光异构动力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钌配合物的光反应性质第16-17页
   ·光诱导钌配合物的异构反应第17-20页
     ·光诱导钌配合物的不可逆异构第18页
     ·光诱导钌配合物的可逆异构第18-19页
     ·光诱导亚硝酰钌配合物的异构第19-20页
   ·论文主要内容和贡献第20-22页
第二章 [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异构体的合成及其光谱表征第22-34页
   ·引言第22-23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3-24页
     ·实验试剂第23页
     ·实验仪器第23-24页
   ·[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异构体的合成第24-26页
     ·cis-1和cis-2[Ru(OAc)(2cqn)_2NO]的合成第24-25页
     ·cis-1、cis-2和trans[Ru(OAc)(2mqn)_2NO]的合成第25-26页
   ·配合物的表征第26-33页
     ·物理化学特性第26-27页
     ·核磁共振谱第27-30页
     ·电子吸收光谱第30-31页
     ·红外光谱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异构体的光谱解析第34-64页
   ·引言第34-35页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35-37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35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35-36页
     ·过渡金属原子相对论效应第36-37页
   ·配合物的构型优化第37-41页
     ·构型优化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分子轨道分析第41-42页
   ·电子吸收光谱第42-52页
     ·电子吸收光谱的计算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振动光谱第52-56页
     ·振动光谱的计算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核磁共振谱第56-63页
     ·核磁共振谱计算第56-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利用核磁共振谱研究[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的光异构动力学过程第64-96页
   ·引言第64-65页
   ·[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的光异构反应第65-75页
     ·实验仪器第65页
     ·[Ru(OAc)(2cqn)_2NO]的光异构反应第65-66页
     ·[Ru(OAc)(2cqn)_2NO]光异构过程的调控第66-70页
     ·[Ru(OAc)(2mqn)_2NO]的光异构反应第70-71页
     ·[Ru(OAc)(2mqn)_2NO]光异构过程的调控第71-75页
   ·光异构反应速率的测定第75-90页
     ·反应速率测定方法第75-84页
     ·[Ru(OAc)(2cqn)_2NO]光异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第84-87页
     ·[Ru(OAc)(2mqn)_2NO]光异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第87-90页
   ·光异构反应量子产率的测定第90-94页
     ·量子产率测定方法第90-91页
     ·[Ru(OAc)(2cqn)_2NO]光异构反应量子产率计算第91-93页
     ·[Ru(OAc)(2mqn)_2NO]光异构反应量子产率计算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利用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研究[Ru(OAc)(2cqn)_2NO]和Ru(OAc)(2mqn)_2NO]的光异构动力学过程第96-116页
   ·引言第96-97页
   ·飞秒二维红外光谱方法介绍第97-102页
     ·二维红外光谱定义第97页
     ·二维红外光谱原理第97-99页
     ·二维红外光源第99页
     ·二维红外实验数据处理第99-101页
     ·二维红外图谱第101-102页
   ·[Ru(OAc)(2cqn)_2NO]异构体的一维红外光谱动力学研究第102-105页
     ·实验测量第102页
     ·结果与讨论第102-105页
   ·[Ru(OAc)(2mqn)_2NO]异构体的一维红外光谱动力学研究第105-109页
     ·实验测量第105-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09页
   ·[Ru(OAc)(2cqn)_2NO]异构体的超快二维红外光谱研究第109-114页
     ·实验测量第109-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132-134页
承诺书第134-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镧系离子与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下一篇:氮萘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小分子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