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肠道屏障及微生态系统组成 | 第11-13页 |
| ·肠道上皮细胞 | 第11-12页 |
| ·肠道微生物菌群 | 第12页 |
| ·益生菌 | 第12-13页 |
| ·益生菌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 | 第13-17页 |
| ·益生菌促进黏液层的形成 | 第13页 |
| ·分泌抗菌因子 | 第13-14页 |
| ·促进肠道sIgA的分泌 | 第14-15页 |
| ·竞争黏附肠道上皮细胞 | 第15-16页 |
| ·增进紧密连接形成 | 第16-17页 |
| ·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相互作用及机制 | 第17-19页 |
| ·受体 | 第17-18页 |
| ·信号通路 | 第18-19页 |
| ·免疫反应及产物 | 第19页 |
| ·肠道粘膜免疫研究的炎症模型 | 第19-21页 |
| ·炎症刺激 | 第19-20页 |
| ·炎症模型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对猪肠上皮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23-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23页 |
| ·细胞培养 | 第23-2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 ·LPS最佳致敏时间点测定 | 第26页 |
| ·LGG最佳剂量测定 | 第26页 |
| ·LGG对LPS诱导致敏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免疫保护作用 | 第26-27页 |
| ·信号通路阻断试验 | 第27页 |
| ·荧光定量PCR试验 | 第27-29页 |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29-32页 |
| ·免疫荧光 | 第32-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 ·最佳LPS致敏时间点和LGG剂量 | 第33-34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对猪肠上皮细胞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34-36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对猪肠上皮细胞TLR表达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对猪肠上皮细胞通路表达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抑制剂处理验证LGG免疫调控作用的信号通路 | 第39-40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介导猪肠上皮细胞信号通路的免疫荧光结果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对猪肠上皮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45-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5页 |
| ·细胞培养 | 第45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提取 | 第45-47页 |
| ·LGG不同成分对猪肠上皮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47页 |
| ·荧光定量PCR试验 | 第47页 |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47页 |
| ·免疫荧光 | 第47页 |
|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提取结果 | 第48-49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对LPS致敏的猪肠上皮细胞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对LPS致敏的肠上皮细胞的TLR mRNA水平的影响 | 第50-51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对肠上皮细胞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鼠李糖乳酸杆菌LGG不同成分介导猪肠上皮细胞信号通路的免疫荧光结果 | 第52-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乳酸杆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炎性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 | 第56-6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61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6页 |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56-57页 |
| ·乳酸杆菌的抗性筛选 | 第57页 |
| ·试验动物 | 第57页 |
| ·小鼠饲养与管理 | 第57页 |
| ·动物分组及饲养试验 | 第57-58页 |
| ·样品采集 | 第58页 |
| ·粪便内乳酸杆菌的数量检测 | 第58页 |
| ·小鼠血清因子的ELISA检测 | 第58-59页 |
| ·小鼠肠道组织细胞因子、TLR受体mRNA水平的检测 | 第59页 |
| ·小鼠肠道组织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59-60页 |
| ·免疫组化试验 | 第60页 |
| ·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 ·小鼠粪便乳酸杆菌的排出情况 | 第61页 |
| ·小鼠血清免疫指标 | 第61-62页 |
| ·乳酸杆菌对小鼠肠道组织免疫因子、受体mRNA水平的影响 | 第62-63页 |
| ·乳酸杆菌对小鼠肠道组织免疫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免疫组化验证乳酸杆菌介导小鼠肠道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64-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总结、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创新点 | 第68页 |
|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缩略词表 | 第75-77页 |
| 图表一览 | 第77-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