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8-72页 |
第一章 血吸虫疫苗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 抗血吸虫疫苗发展的策略 | 第18页 |
2 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 | 第18-23页 |
·四跨膜蛋白(Tetraspanins,TSPs) | 第18-20页 |
·钙调蛋白(calpain) | 第20页 |
·Sj14/Sm14 | 第20-21页 |
·副肌球蛋白(Paramyosin,Sj97/Sm97) | 第21-22页 |
·Sm28/Sj28GST | 第22-23页 |
3 抗血吸虫病新候选疫苗抗原的研究 | 第23页 |
4 展望 | 第23-26页 |
第二章 RNA干扰技术的研究 | 第26-32页 |
1 RNAi的概况 | 第26-27页 |
2 siRNA的设计原则 | 第27-29页 |
3 RNAi技术系统性的应用 | 第29-31页 |
·秀丽隐杆线虫 | 第29页 |
·果蝇 | 第29页 |
·哺乳动物细胞 | 第29-30页 |
·血吸虫 | 第30-31页 |
4 总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硒蛋白的相关研究 | 第32-42页 |
1 硒蛋白的合成 | 第32-36页 |
·UGA | 第32-33页 |
·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selenocysteine insertion sequence,SECIS) | 第33-34页 |
·原核生物硒蛋白的合成机制 | 第34-35页 |
·真核生物硒蛋白的合成机制 | 第35-36页 |
2 硒蛋白的分类及相关功能 | 第36-40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 第36-38页 |
·硒蛋白P | 第38页 |
·脱碘酶(ID) | 第38-39页 |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 | 第39页 |
·硒蛋白W | 第39页 |
·硒蛋白N | 第39-40页 |
3 硒蛋白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 第40-41页 |
·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 | 第40页 |
·硒蛋白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 展望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寄生虫氧化还原蛋白的相关研究 | 第42-53页 |
1 血吸虫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蛋白 | 第42-49页 |
·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 | 第43-44页 |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TPx/Prx) | 第44-45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 | 第45-46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 第46-47页 |
·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thioredoxin glutathione reductase,TGR) | 第47-49页 |
2 其他寄生虫体内的氧化还原酶 | 第49-52页 |
3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72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72-136页 |
第一章 重组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免疫作用及机制分析 | 第72-86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3-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3-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77-78页 |
2 实验结果 | 第78-80页 |
·重组蛋白SjTGR的纯化 | 第78页 |
·rSjTGR免疫BALB/C小鼠诱导的保护效果 | 第78-79页 |
·抗体亚型IgG1和IgG2a检测 | 第79-80页 |
·细胞因子IFN-γ和IL-4检测 | 第80页 |
3 讨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第二章 重组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酶活性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 第86-100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87-93页 |
·实验材料 | 第87-89页 |
·实验方法 | 第89-9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9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93-96页 |
·重组蛋白SjTGR酶活性测定 | 第93-94页 |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TGR动力学分析 | 第94-95页 |
·体外检测rSjTGR对H2O2的清除作用 | 第95-96页 |
·rSjTGR对活性氧的作用检测 | 第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三章 RNA干扰日本血吸虫TGR基因对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00-124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01-110页 |
·实验材料 | 第101-105页 |
·实验方法 | 第105-11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1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10-115页 |
·siRNAs对SjTGR的体外干扰效果 | 第110-114页 |
·siRNAs对SjTGR的体内干扰效果 | 第114-115页 |
3 讨论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第四章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作为金诺芬(AF)药物靶标分析 | 第124-136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25-1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25-126页 |
·实验方法 | 第126-127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27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27-131页 |
·AF对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TGR(rSjTGR)活性的作用 | 第127-128页 |
·AF对日本血吸虫虫体蛋白TGR活性的作用 | 第128-129页 |
·AF对不同期别虫体的作用 | 第129-130页 |
·AF对BALB/c小鼠体内虫体的杀伤作用 | 第130-131页 |
3 讨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6页 |
全文总结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作者简历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