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引言 | 第13-35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地震波斜入射下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19-20页 |
| ·考虑地形效应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结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第20-30页 |
| ·地形效应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 ·人工边界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 ·建立简单高效的地震动衰减椭圆与潜在震源区多边形相交面积求取算法 | 第30-31页 |
| ·建立考虑弹性阀值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模型 | 第31页 |
| ·建立斜入射下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建立同时考虑场地非线性、地形效应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33-35页 |
| 2 地震动衰减椭圆与潜在震源区多边形相交面积的高效算法 | 第35-57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内容 | 第35-38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5-37页 |
| ·潜在震源区 | 第37-38页 |
| ·地震动衰减关系 | 第38页 |
| ·地震动衰减椭圆和潜在震源区多边形相交面积的高效算法 | 第38-47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 | 第47-50页 |
| ·算例 | 第50-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3 考虑弹性阀值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 第57-87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 | 第57-59页 |
| ·考虑应变阀值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 第59-63页 |
| ·竖向台阵地震记录验证 | 第63-67页 |
| ·算例分析 | 第67-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4 地震波斜入射下成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 第87-105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计算方法 | 第87-98页 |
| ·弹性介质频域传递矩阵 | 第87-94页 |
| ·等效剪应变确定方法 | 第94-97页 |
| ·计算步骤 | 第97-98页 |
| ·算例分析 | 第98-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5 考虑场地非线性、地形效应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结构动力响应 | 第105-131页 |
| ·引言 | 第105页 |
| ·多源叠加粘弹性人工边界及波动输入 | 第105-109页 |
| ·多源叠加粘弹性人工边界 | 第106-108页 |
| ·波动输入 | 第108-109页 |
| ·自由波场的确定 | 第109页 |
| ·斜入射下等效荷载计算方法 | 第109-110页 |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110-111页 |
| ·算例 | 第111-130页 |
| ·SV波斜入射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16-123页 |
| ·P波斜入射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23-130页 |
| ·小结 | 第130-131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31-135页 |
| ·本文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131-132页 |
| ·研究展望 | 第132-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5-14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