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MOFs材料发光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主要符号表第17页
主要缩写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37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8-23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第18-19页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9-22页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探针第22-23页
   ·氢键第23-27页
     ·氢键简介第23-24页
     ·氢键调节系统的发光性质第24-25页
     ·激发态氢键的理论研究第25-27页
   ·π-π相互作用第27-29页
   ·论计算方法简介第29-35页
     ·Schrodinger方程第29-32页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第32-34页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第34-35页
   ·课题依据及研究思路第35-37页
2 金属有机骨架Cu_4(L)_4·2EtOH的溶剂依赖性发光机理研究第37-54页
   ·前言第37-38页
   ·论计算方法第38-40页
     ·计算方法第38-39页
     ·计算模型选择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53页
     ·LMOF空骨架的激发过程第40-41页
     ·醇溶剂导致LMOF1发光增强的机理第41-47页
     ·丙酮溶剂导致LMOF1发光增强的机理第47-51页
     ·非极性溶剂环己烷对LMOF1发光强度的影响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3 LMOF探针[Zn_2(L)(bipy)(H_2O)_2]·(H_2O)_3(DMF)_2识别硝基苯类炸药分子的机理研究第54-74页
   ·前言第54-56页
   ·理论计算方法第56-59页
     ·周期性结构计算方法第56-57页
     ·团簇结构计算方法第57-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72页
     ·LMOF2的结构第59页
     ·LMOF骨架与待测物的结合方式以及结合能分析第59-61页
     ·轨道耦合的初步分析第61-63页
     ·团簇模型结构第63-64页
     ·激发及电子转移过程分析第64-69页
     ·片段轨道分析第69-71页
     ·氢键和π-π的共同作用机制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主客体结合方式对Zn(L)(HDMA)_2(DMF)(H_2O)_6探针发光强度的影响第74-93页
   ·前言第74-76页
   ·理论计算方法第76-77页
     ·周期性结构计算方法第76-77页
     ·团簇结构计算方法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91页
     ·LMOF3的结构分析第77-78页
     ·待测分子与LMOF骨架的结合方式及结合能第78-80页
     ·轨道耦合的初步研究第80-82页
     ·团簇模型的建立和描述第82-83页
     ·激发过程分析第83-89页
     ·片段分子轨道分析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创新点第94页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6页
附录A 附图与附表第106-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作者简介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地震图数字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八氰桥联分子基磁体的构筑与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