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论彭真的“依法治国”思想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第13-19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 理论意义第13页
  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二) 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彭真“依法治国”思想形成发展条件和历程第19-27页
 (一) 形成发展条件第19-23页
  1. 思想理论条件第19-22页
  2. 社会历史条件第22-23页
 (二) 形成发展历程第23-27页
  1. 萌芽酝酿阶段(1949—1966)第23-24页
  2. 反思总结研究阶段(1966--1978)第24-25页
  3. 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1978--1997)第25-27页
二、彭真“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7-50页
 (一)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第27-30页
  1. 消除封建残余影响、防止沉痛悲剧重演的要求第27-28页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第28页
  3. 正确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的前提条件第28-29页
  4. 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第29-30页
 (二) 依靠法制管理国家的条件和途径第30-45页
  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基础是宪法的实施第30-31页
  2. 加强立法工作,提出有关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第31-36页
  3. 加强司法建设,确立并准确把握正确的司法原则第36-39页
  4. 严格公正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合法权益第39-40页
  5. 加强普法教育力度,让群众掌握法律第40-42页
  6.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多方面的监督第42-45页
 (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第45-50页
  1. 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第45-46页
  2. 四项基本原则第46-47页
  3. 法律至上的原则第47-48页
  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48-50页
三、彭真“依法治国”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第50-68页
 (一) 历史价值第50-54页
  1. 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的法制思想第50-51页
  2. 促进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第51-52页
  3. 有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52-53页
  4. 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源泉之一第53-54页
 (二) 对当前依法治国方略的启示第54-68页
  1. 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和法治的关系第54-57页
  2. 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监督第57-59页
  3. 推动立法体制改革,实现科学民主立法第59-61页
  4. 严格执法,坚决惩治腐败现象第61-63页
  5. 公正司法,强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第63-65页
  6.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发挥群众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作用第65-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后记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联邦遗产税制度研究及启示
下一篇:美国规制影响评价制度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