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微生物湿法冶金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浸矿微生物 | 第14页 |
·影响微生物浸出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浸出硫化矿机理研究 | 第15-18页 |
·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铜镍硫化物矿床微生物浸出 | 第18-19页 |
·斑岩型铜矿床微生物浸出 | 第19页 |
·矽卡岩型铜矿床微生物浸出 | 第19-20页 |
·火山岩型铜矿床微生物浸出 | 第20-21页 |
·黄铜矿共伴生脉石矿物微生物浸出研究 | 第21-25页 |
·黄铜矿共伴生脉石矿物 | 第21-22页 |
·共伴生脉石矿物微生物浸出研究 | 第22-23页 |
·浸出体系中的离子对微生物影响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 第27-38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2页 |
·矿样 | 第29-30页 |
·浸矿菌种及培养基 | 第30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30-31页 |
·主要试验药剂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浸矿微生物培养和计数方法 | 第32-33页 |
·酸浸试验 | 第33页 |
·脉石矿物微生物浸矿溶出试验 | 第33-34页 |
·吸附试验 | 第34-35页 |
·评价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35-38页 |
·评价指标 | 第35页 |
·检测方法 | 第35-38页 |
4 单一脉石矿物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特性研究 | 第38-76页 |
·石英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的溶出特性 | 第38-47页 |
·石英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规律 | 第38-42页 |
·石英溶出动力学 | 第42-45页 |
·浸渣XRD和SEM-EDS分析 | 第45-47页 |
·绢云母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特性 | 第47-54页 |
·绢云母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规律 | 第47-50页 |
·绢云母溶出动力学 | 第50-53页 |
·浸渣SEM-EDS分析 | 第53-54页 |
·磷灰石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特性 | 第54-62页 |
·磷灰石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规律 | 第54-58页 |
·磷灰石溶出动力学 | 第58-61页 |
·浸渣SEM-EDS分析 | 第61-62页 |
·萤石、白云石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特性 | 第62-67页 |
·萤石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的溶出特性 | 第62-64页 |
·白云石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的溶出特性 | 第64-67页 |
·不同脉石矿物在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的溶出比较 | 第67-74页 |
·微生物和化学浸出对脉石矿物溶出的影响 | 第67-69页 |
·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脉石矿物的溶出能力 | 第69-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5 单一脉石矿物对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铜浸出效率的影响和机理 | 第76-111页 |
·石英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76-84页 |
·石英对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影响 | 第76-82页 |
·石英促进微生物浸出黄铜矿机理 | 第82-84页 |
·绢云母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84-93页 |
·绢云母对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影响 | 第84-91页 |
·绢云母促进微生物浸出黄铜矿机理 | 第91-93页 |
·磷灰石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和机理 | 第93-103页 |
·磷灰石对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浸铜影响 | 第93-101页 |
·磷灰石促进微生物浸出黄铜矿机理 | 第101-103页 |
·萤石、白云石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萤石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影响 | 第103-106页 |
·白云石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影响 | 第106-108页 |
·单一脉石矿物对微生物浸出黄铜矿影响规律 | 第108-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6 组合脉石和共伴生矿物在浸铜体系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的影响 | 第111-145页 |
·组合脉石矿物在浸铜体系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1-127页 |
·石英-绢云母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2-114页 |
·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4-116页 |
·石英-绢云母-萤石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6-118页 |
·石英-绢云母-磷灰石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8-119页 |
·石英-绢云母-白云石-萤石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19-122页 |
·石英-绢云母-白云石-磷灰石溶出特性及对浸铜效率影响 | 第122-124页 |
·石英-绢云母-白云石-萤石-磷灰石溶出特性及浸铜效率影响 | 第124-126页 |
·不同组合脉石矿物对铜浸出效率对比 | 第126-127页 |
·不同共伴生关系对脉石矿物在微生物浸出体系溶出的影响 | 第127-131页 |
·浸渣XRD和SEM-EDS分析 | 第131-143页 |
·组合脉石矿物XRD分析 | 第131-136页 |
·组合脉石矿物SEM-EDS分析 | 第136-142页 |
·不同共伴生关系矿石浸渣XRD分析 | 第142-143页 |
·小结 | 第143-145页 |
7 脉石矿物在浸出体系的溶出机理研究 | 第145-164页 |
·矿物性质与溶出规律之间的关系 | 第145-155页 |
·矿物比表面积 | 第145-146页 |
·矿物晶体结构 | 第146-153页 |
·晶格能 | 第153-154页 |
·可溶性 | 第154-155页 |
·At.f菌与脉石矿物之间的作用机理 | 第155-163页 |
·At.f菌在脉石矿物表面吸附 | 第156-157页 |
·吸附前后矿物FTIR研究 | 第157-160页 |
·Zeta电位 | 第160-163页 |
·小结 | 第163-164页 |
8 结论 | 第164-168页 |
·主要结论 | 第164-165页 |
·创新点 | 第165-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82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82-1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