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景观功能评价的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第15-28页
   ·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综述第15-17页
     ·国外乡村发展建设研究第15-16页
     ·国内乡村发展建设研究第16-17页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第17-23页
     ·乡村景观概念第17-18页
     ·乡村景观特征第18-20页
     ·乡村景观分类第20页
     ·乡村景观评价第20-23页
   ·乡村发展模式分类研究第23-25页
   ·相关理论支撑第25-28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5页
     ·人地协调理论第25-26页
     ·AVC理论第26-27页
     ·农地非农化理论第27-28页
3 乡村发展模式初探第28-37页
   ·乡村景观资源构成及其功能第28-31页
     ·乡村景观资源第28页
     ·乡村景观功能第28-30页
     ·乡村景观价值第30页
     ·乡村景观资源、功能、价值之关系第30-31页
   ·乡村功能愿景式分类理论与原则第31-33页
   ·乡村社区七种发展模式第33-37页
     ·乡居体验型第33页
     ·经济生产型第33-34页
     ·自然宜居型第34页
     ·原乡乐活型第34-35页
     ·创新农业型第35页
     ·环境保育型第35-36页
     ·综合富丽型第36-37页
4 乡村发展模式评价模型与选择路径构建第37-71页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初选第37-39页
     ·指标选择依据第37页
     ·初始指标确定第37-39页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第39-63页
     ·专家咨询第39-42页
     ·研究设计第42-43页
     ·因子分析第43-62页
     ·评价指标体系修正第62-63页
   ·乡村景观功能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第63-69页
     ·权重确定第63-65页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第65-68页
     ·评价模型构建第68-69页
   ·基于景观功能评价的乡村发展模式选择路径构建第69-71页
5 验证性案例研究:以四川成都三圣花乡为例第71-78页
   ·案例地选择依据第71页
   ·案例地概况第71-72页
   ·景观资源调查第72-74页
     ·生活景观资源第72-73页
     ·生产景观资源第73-74页
     ·生态景观资源第74页
   ·景观功能评价及结果分析第74-76页
   ·案例地发展模式选择与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第76-78页
6 应用性案例研究:以山西南安阳村为例第78-97页
   ·案例地选择依据第78页
   ·案例地概况第78-80页
     ·区位条件第78-79页
     ·自然环境第79-80页
     ·历史沿革第80页
   ·景观资源调查第80-83页
     ·乡村生活类景观资源第80-81页
     ·乡村生产类景观资源第81-82页
     ·乡村生态类景观资源第82-83页
   ·景观功能评价及结果分析第83-85页
     ·景观功能评价第83-84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84-85页
   ·案例地发展模式选择与发展规划建议第85-97页
     ·发展模式选择第85页
     ·规划发展建议第85-97页
7 结论与讨论第97-99页
   ·研究结论第97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附录第103-107页
个人简介第107-109页
导师简介第109-111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111-113页
致谢第11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审批“趋零”改革研究--以漳州市为例
下一篇:木材进口对中国建筑业木材供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