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继续性合同的法律特征与本质 | 第15-21页 |
一、继续性合同概念之争 | 第15-16页 |
二、继续性合同的法律特征 | 第16-19页 |
三、继续性合同的本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继续性合同解除之溯及力 | 第21-34页 |
一、合同解除溯及力的理论争议 | 第21-25页 |
(一)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合同解除溯及力的争议 | 第21-23页 |
(二)德国民法有关返还义务的规定与学说 | 第23-25页 |
二、对我国合同解除溯及力理论学说的检讨 | 第25-29页 |
(一)恢复原状义务的性质 | 第25-27页 |
(二)合同解除与不当得利 | 第27页 |
(三)合同解除与当事人利益的维护 | 第27-28页 |
(四)合同解除与诚实信用原则 | 第28-29页 |
三、继续性合同解除之溯及力探讨 | 第29-33页 |
(一)固有的继续性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 第30-31页 |
(二)继续性供给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 第31-33页 |
四、继续性合同解除之溯及力在《合同法》第97条项下的解释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继续性合同解除之后的损害赔偿 | 第34-44页 |
一、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并存 | 第34-40页 |
(一)我国法关于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之关系的规定与争论 | 第34-36页 |
(二)德国法关于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之关系的立法变迁 | 第36-37页 |
(三)对合同解除之后“赔偿损失”理论争议的检讨 | 第37-40页 |
二、继续性合同解除之后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0-44页 |
(一)履行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41页 |
(二)信赖利益和可得利益的损害赔偿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继续性合同解除之后的其他补救措施 | 第44-53页 |
一、“其他补救措施”的具体含义 | 第44-48页 |
(一)修理、更换、重作等 | 第44-45页 |
(二)违约金 | 第45-46页 |
(三)价额补偿制度 | 第46-48页 |
二、“其他补救措施”的适用 | 第48-49页 |
三、继续性合同解除之后其他补救措施的适用 | 第49-53页 |
(一)固有的继续性合同解除后的其他补救措施 | 第50-51页 |
(二)继续性供给合同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