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技术流程 | 第14-15页 |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第17-2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页 |
| ·影像数据 | 第17-18页 |
| ·遥感图像处理 | 第18-24页 |
| ·几何校正 | 第18-20页 |
| ·影像融合 | 第20-22页 |
| ·研究区数据获取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提取 | 第26-52页 |
|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分类类型 | 第26-30页 |
|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 第26页 |
| ·解译标志的建立 | 第26-30页 |
| ·对象特征 | 第30-31页 |
|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 第31-45页 |
| ·面向对象分类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 ·图像分割 | 第33-38页 |
| ·面向对象分类技术 | 第38-40页 |
| ·分类规则与信息提取 | 第40-45页 |
|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 第45-48页 |
|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图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52-59页 |
| ·工业园区 2010-2012 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动态变化 | 第52-55页 |
|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第52-54页 |
| ·土地利用幅度变化 | 第54-55页 |
|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第55-56页 |
|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第55页 |
|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第55-56页 |
| ·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56-58页 |
|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9-63页 |
| ·社会驱动力分析 | 第59-60页 |
| ·园区规划建设 | 第59页 |
| ·政治经济政策 | 第59-60页 |
| ·人口因素 | 第60页 |
| ·对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些建议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