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二、相关文献的梳理 | 第9-12页 |
| (一)社会经济(团结经济) | 第9-10页 |
| (二)日本农业发展和台湾的农业发展模式 | 第10-11页 |
| (三)百步亭社区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社会经济关系模式的构建 | 第13-17页 |
| 一、项目的由来 | 第13-14页 |
| 二、项目的初步构想 | 第14-17页 |
| (一)项目的意义和目标 | 第14-15页 |
| (二)项目选择的优势视角 | 第15-16页 |
| (三)构建社会经济关系的切入点和基本要素分析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社会经济合作模式的初步运作 | 第17-31页 |
| 一、开展服务 | 第17-25页 |
| (一)围绕项目目标和指导思想展开的工作 | 第17-19页 |
| (二)向农户宣传和介绍这项活动的内容 | 第19-20页 |
| (三)确认和走访被邀方 | 第20页 |
| (四)落实相关的技术要求 | 第20-21页 |
| (五)技术层面上的细化 | 第21-23页 |
| (六)思想理念的进一步沟通 | 第23页 |
| (七)签署供求关系 | 第23-24页 |
| (八)建立监督、监管规则 | 第24-25页 |
| 二、合作关系推进过程的问题 | 第25-28页 |
| (一)监管方面 | 第25页 |
| (二)运行方面 | 第25-26页 |
| (三)技术方面 | 第26-27页 |
| (四)信任方面 | 第27-28页 |
| (五)社工价值伦理 | 第28页 |
| 三、结案与评估 | 第28-31页 |
| (一)总结 | 第28-29页 |
| (二)评估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1-33页 |
| 一、社会经济与现实的关系 | 第31页 |
| 二、社会经济社会治理理念与基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关系 | 第31-32页 |
| 三、双重角色的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附录一 | 第34-36页 |
| 个人简历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