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1 引言 | 第7-17页 |
·百合资源分布与分类 | 第7-8页 |
·植物杂种后代鉴定方法 | 第8-10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8页 |
·同工酶鉴定 | 第8-9页 |
·3 细胞学鉴定 | 第9页 |
·分子标记鉴定 | 第9-10页 |
·5 原位杂交技术 | 第10页 |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百合杂交育种趋势与目标 | 第10-11页 |
·百合杂交育种技术 | 第11-14页 |
·常规杂交育种 | 第12-13页 |
·分子杂交育种 | 第13页 |
·多倍体杂交育种 | 第13-14页 |
·辐射育种 | 第14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LA百合杂种系品种倍性调查及细胞学研究 | 第17-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取材及预处理 | 第17页 |
·材料固定与保存 | 第17页 |
·染色体制片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32页 |
·9个LA百合杂种系核型分析 | 第18-27页 |
·LA百合杂种系染色体参数及核型比较表 | 第27-3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5页 |
·染色体制片法讨论 | 第32-33页 |
·染色体核型分析讨论 | 第33-35页 |
3 LA百合杂种系与大花卷丹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35-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亲本材料选配 | 第35-39页 |
·杂交育种方法 | 第39-40页 |
·花粉萌发率测定 | 第39页 |
·授粉方法 | 第39页 |
·花粉管生长状况观察 | 第39页 |
·杂交结果统计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父本花粉活力测试结果 | 第40页 |
·杂交结实情况统计 | 第40页 |
·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生长过程 | 第40-44页 |
·大花卷丹自交组合花粉管行为观察 | 第40-41页 |
·‘California’×大花卷丹杂交组合花粉管行为观察 | 第41-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7页 |
·杂交结实情况讨论 | 第44页 |
·花粉管行为观察讨论 | 第44-45页 |
·关于杂交后代鉴定方法 | 第45-47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ABSTRACT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