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 | 第16-29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 第16-20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6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 第16-20页 |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利益相关者关系风险 | 第21-23页 |
·内部人控制 | 第23-24页 |
·虚假信息披露 | 第24-27页 |
·非公平关联交易 | 第27-29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方面 | 第29-31页 |
·资本结构方面 | 第29页 |
·股权结构方面 | 第29-31页 |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方面 | 第31-34页 |
·董事会治理方面 | 第31-32页 |
·监事会治理方面 | 第32-34页 |
·经理层治理方面 | 第34页 |
·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方面 | 第34-37页 |
·外部法制环境不成熟 | 第34-35页 |
·缺乏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间的并购成本高 | 第36-37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设计 | 第37-51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2页 |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指标体系 | 第37-38页 |
·商业银行股东大会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商业银行董事会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商业银行监事会指标体系 | 第40页 |
·商业银行经理层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商业银行财务状况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模型选择 | 第42-43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模型的选取 | 第42页 |
·Logistic回归模型简介 | 第42-43页 |
·主成分分析及指标筛选 | 第43-47页 |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43-45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选取 | 第45-47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警效果检验 | 第47-51页 |
·样本选取 | 第47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模型预警效果检验 | 第49-51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的防范 | 第51-56页 |
·完善商业银行股权制衡机制 | 第51-52页 |
·加强商业银行治理机构间的制衡机制 | 第52-53页 |
·加快董事会改革 | 第52页 |
·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 第52-53页 |
·增强监事会职能 | 第53页 |
·建立适合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3-55页 |
·建立银行家选聘机制 | 第53-54页 |
·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54页 |
·建立动态、客观的评价机制 | 第54-55页 |
·加快建设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机制 | 第55页 |
·逐渐完善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机制 | 第55-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