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企业破产和解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4页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12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4页
1 破产和解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论第14-24页
   ·破产和解的含义和特征第14-17页
     ·破产和解只能由债务人提出第14-15页
     ·破产和解的目的是预防破产第15-16页
     ·破产和解具有契约性质第16页
     ·和解制度具有司法的干预性第16-17页
     ·和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第17页
   ·破产和解法律制度的功能第17-21页
     ·保护债权人与维持债务人资产利益相结合第18-19页
     ·清偿债务与债权妥协相结合第19-20页
     ·债权利益的最大化第20-21页
   ·和解制度与重整制度的区别第21-24页
     ·实现的目标不同第21-22页
     ·程序的启动事由不同第22页
     ·程序开始的申请人以及适用的对象不同第22页
     ·效力不同第22-23页
     ·措施不同第23-24页
2 破产和解程序的结构第24-33页
   ·和解程序的启动第24-26页
     ·启动的主体第24页
     ·程序启动的要件第24-25页
     ·提出申请的时间第25-26页
     ·法院对和解申请的审查第26页
   ·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以及和解协议的达成第26-29页
     ·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第27-28页
     ·和解协议的达成第28-29页
   ·破产和解的后果第29-33页
     ·和解协议的效力第29-31页
     ·和解失效的后果第31-32页
     ·和解协议的执行完毕第32-33页
3 国外破产法发展的启示及破产重整制度带来的挑战第33-43页
   ·国外破产法发展的启示第33-39页
     ·英国第34-35页
     ·美国第35-36页
     ·德国第36-37页
     ·日本第37-39页
   ·破产重整制度带来的挑战第39-43页
     ·破产重整的手段优势对和解制度带来的挑战第40-41页
     ·重整制度的实践优势对和解制度带来的挑战第41-43页
4 对我国和解制度的检讨及完善的建议第43-51页
   ·我国破产和解制度的缺陷第43-47页
     ·程序的可适用范围窄第43-44页
     ·对和解申请的审查不够严格第44页
     ·适用效力范围窄第44-45页
     ·缺少保证人向债务人请求债权的规定第45-46页
     ·破产和解容易向清算程序转化第46页
     ·人民法院在和解程序上的积极主动作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第46-47页
   ·完善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建议第47-51页
     ·扩大程序的可适用范围第47-48页
     ·建立法院对和解申请的严格审查制度第48页
     ·将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纳入和解程序第48-49页
     ·完善对保证人的规定第49页
     ·按照企业规模大小设计不同的和解程序第49-50页
     ·和解制度的其他细节规定之完善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