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 ·植物育种的传统手段 | 第11-12页 |
|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辐射诱变机理的研究 | 第14-16页 |
| ·RAPD分析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 第16-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栀子快繁体系的构建 | 第21-33页 |
| ·材料来源 | 第21页 |
| ·仪器与药品 | 第21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21-24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1-23页 |
| ·外植体消毒 | 第23页 |
| ·接种及培养 | 第23-24页 |
| ·培养条件 | 第24页 |
| ·观察记录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 ·外植体的消毒方法结果分析 | 第24页 |
| ·外植体的筛选 | 第24页 |
| ·栀子嫩叶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 第24-25页 |
| ·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栀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 | 第25-28页 |
| ·不同激素组合对栀子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8-30页 |
| ·不同激素组合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栀子愈伤组织辐射诱变处理及再生培养的研究 | 第33-38页 |
| ·辐射处理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辐射对栀子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影响 | 第33页 |
| ·不同辖射剂量对振子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辐射剂量对栀子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辐射剂量对栀子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辐照对不定芽诱导根长的影响 | 第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栀子辐射诱变的细胞学鉴定 | 第38-43页 |
| ·取材 | 第38页 |
| ·仪器与药品 | 第38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38-39页 |
| ·预处理 | 第38页 |
| ·固定 | 第38页 |
| ·保存 | 第38页 |
| ·复水 | 第38-39页 |
| ·解离 | 第39页 |
| ·染色 | 第39页 |
| ·压片 | 第39页 |
| ·镜检 | 第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 ·辐射诱变后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观察 | 第39-41页 |
| ·辐射剂量对再生植株根尖细胞畸变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不同辐射剂量下栀子的分子差异 | 第43-50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43-45页 |
| ·辐射处理后的栀子DNA提取与纯化 | 第43页 |
| ·随机引物 | 第43-44页 |
|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 | 第44页 |
| ·随机引物的筛选 | 第44页 |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最优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 第45页 |
| ·选定随机引物 | 第45-46页 |
|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46-48页 |
| ·数据处理与多态性分析 | 第48页 |
| ·条带单匹配系数 | 第48页 |
| ·基因型相似率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讨论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