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资产配置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关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二、 关于资产配置重要性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私人银行业务的简要概况和发展状况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私人银行业务的简要概况 | 第19-20页 |
一、 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二、 私人银行客户的准入门槛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20-24页 |
一、 境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二、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第一节 资产配置的概念 | 第24页 |
第二节 资产配置在私人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资产配置的相关理论 | 第25-33页 |
一、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5-30页 |
二、 有效市场理论(EMT) | 第30页 |
三、 行为金融理论 | 第30-31页 |
四、 市场时机选择理论 | 第31页 |
五、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配置分析 | 第33-46页 |
第一节 我国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 | 第33-38页 |
一、 职业划分与可投资资产规模 | 第33-34页 |
二、 客户年龄层 | 第34页 |
三、 风险容忍度 | 第34-35页 |
四、 客户忠诚度 | 第35页 |
五、 理财目标 | 第35-36页 |
六、 非增值服务 | 第36页 |
七、 投资风格 | 第36-37页 |
八、 资产配置 | 第37页 |
九、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产品分析 | 第38-43页 |
一、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产品的分类 | 第38-42页 |
二、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我国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过程 | 第43-46页 |
一、 私人银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分析 | 第43-44页 |
二、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产品选择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案例分析 | 第46-58页 |
第一节 案例说明 | 第46页 |
第二节 成长型客户的资产配置分析 | 第46-52页 |
一、 成长型客户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二、 成长型客户资产配置的产品选择分析 | 第47-50页 |
三、 成长型客户资产配置的最终结果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平衡型客户的资产配置分析 | 第52-56页 |
一、 平衡型客户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 | 第52-53页 |
二、 平衡型客户资产配置的产品选择分析 | 第53-55页 |
三、 平衡型客户资产配置的最终结果 | 第55-56页 |
第四节 案例总结 | 第56-58页 |
一、 对资产配置理论的运用 | 第56页 |
二、 不同类型客户资产配置方案的比较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8-61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58-59页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59页 |
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